年,它会以独特的内涵载入中国商业史册。这一年,阿里和腾讯的市值或许会冲击亿美元,它们都已成为世界十大市值的公司。这一年,中国商界更关心的是——万科大结局,万达大变局,乐视大困局,安邦大险局。
万科、万达、乐视、安邦这些企业各有各的困境,但共同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大环境的改变:从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要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演进。
在这种大趋势下,企业要变,从做大优先到做强优先,从做快优先到做稳优先,而更重要的,是进行结构性的变迁。比如万科在从住宅开发商向城市配套服务提供商转型,郁亮押注的是中国“深度城市化”,万达选择“去地产化”,向服务业、轻资产、新兴行业方向转型,而王健林押注的是中国的消费及其升级。
在整个政策环境、金融环境、产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考验一个企业的素质,其关键已经不是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提升效率,寻求边际改善,而是能不能洞察结构性变迁的大趋势,推动结构变革,并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能力相匹配。
大变迁也是大洗牌,注定有痛苦、矛盾和淘汰。这个炎热的7月,对不少企业是严冬。如果习惯了高杠杆支持下的野蛮粗放生长,那么可能今后永远都是冬天。
作者
秦朔
来源
秦朔朋友圈(ID:qspyq)
01
回望
时光永在流淌,但有时平缓,有时激昂,有时迂回,有时掀起滔天巨浪。
回望最近30多年的中国商业文明史,我最偏爱的是这样一些年份:
,联想、万科诞生,张瑞敏走进了青岛电冰箱厂;
,平安、华为生于深圳;
,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暂行条例出台,以泰康陈东升为代表的“92派”应运而生;
,阿里、携程诞生,腾讯、新浪、百度都在这年之前或之后的一两个月内诞生;
,移动互联网萌动,小米、美团出生。
写下这些名字也是在表达一种商业价值观——我更偏爱企业家的企业,那些在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主要依靠创新和管理创造价值、高度重视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
企业家不是一种身家(富豪不等于企业家),不是一种身份(某某董事长或总经理),而是一种永远追求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更好的顾客体验的精神状态。企业家是一种精神。
套利的机敏,把握资产升值的眼光,敢于下注的冒险精神,穿梭于官员前后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些素质也会在一些特定条件和特定环境中造就火箭般的财富奇迹;但谁能走得长远?是那些追求永续经营的企业家,那些在创新进取的同时,总是有着对规则和法度的敬畏、对风险的控制、对无所不能的扩张欲望的节制、对团队、机制和文化都重视的企业家。他们知道自己有“做什么的自由”,也时刻不忘自己还有“不做什么的约束”。
这些企业家,有的在富豪榜上,有的和富豪榜没有关系。但他们创造的企业,却构成了中国现代公司中最闪亮的那些名字。
在新鲜出炉的年财富强中,平安、华为、万科、腾讯都来自深圳。按照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家中国公司中排位最高的是华为、美的、腾讯、吉利和万科,深圳占了3家。
我在年所写的《20世纪看外商,21世纪看华商》一文中预言,深圳企业将在未来的全球商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时的判断是:“以20年为一个尺度,以公司竞争力为评价标准的话,深圳群落才更是我们环视中国后最应该中科医院专家微信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