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速连年增长乏力351岁的同仁堂真的

来源:黑池财经

提起北京同仁堂,大家印象里一定会想到那个古色古香的百年中药老字号。不错,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同仁堂创建于年(清康熙八年),自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年,至今已有年的历史。

然而近年来,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光环正在逐渐变得暗淡。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旗下四家企业被查出包括地龙、杜仲、炙甘草等多款中药材不合格。

年,同仁堂下属公司被媒体爆出“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的问题,涉事公司被所在地食药监管理部门调查。受此影响,同仁堂不仅却被官方收回了中国质量奖奖杯,而且商誉大损。

质量问题频发导致口碑重创后,同仁堂的经营状况也出现较大转变。年,同仁堂营收、净利双降,出现自年以来首次业绩下滑现象;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更是顺疫情而下流,丝毫不见止跌势头。

同仁堂承载了无数国人深厚的情感,在消费者心中更是“国宝级”的存在。如今业绩放缓,无疑会引发资本市场对这家老字号品牌发展前景的担忧。

现史上最大额大宗交易减持

8月4日,据同花顺数据中心统计,同仁堂出现大宗交易,该笔交易成交数量为万股,成交金额高达11.26亿元,成交均价为27元/股,折价率为2.07%。卖方是机构专用席位,买方为国信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

黑池财经通过查询发现,这是同仁堂自年发生大宗交易以来,迄今出现的最大一笔成交量和最大成交额大宗交易。而在当日,同仁堂在二级市场股票交易成交金额为3.62亿元,仅为上述大宗交易成交金额的32.15%。

同仁堂一季报显示,其持股超过万股的股东仅有3家,具体包括其控股股东北京同仁堂集团、安邦人寿保守型投资组合和安邦人寿积极型投资组合,持股数量分别为7.19亿股、1.26亿股和0.8亿股。

由于大宗交易减持相比二级市场交易的成交额高出许多,这也引发外界对同仁堂该笔大宗交易背后的减持者的猜测。不过在当日,既有投资者认为该笔交易很可能是安邦人寿所为。

8月5日,同仁堂发布公告称,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大家人寿(前身系安邦人寿)发来的《通知函》。《通知函》称,8月4日,大家人寿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本公司股份万股(占总股本3.04%)。

股份转让后,大家人寿所持同仁堂普通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比重将从14.99%降至11.95%。

回顾来看,年一季度至年三季度,安邦人寿一直持有同仁堂.91万股股份,占后者总股本3.04%。

年9月6日,安邦人寿成功受让和谐健康保险持有的同仁堂5.8%股权持,持股比例增至8.84%;同年11月7日,安邦人寿再一次受让了安邦养老、安邦财险股持有的同仁堂6.15%股权,持股比例进一步增至14.99%。

从过去频频增持到现在开始减持套现,安邦人寿的举动究竟是为了自己“瘦身”,还是对同仁堂发展前景的担忧,亦或者其他因素?两者并未在股权变动公告中列出明确原因,这也正给资本市场留下巨大的遐想空间。

营收增速近年连连下滑

事实上,在安邦人寿减持背后,同仁堂近期的业绩走势并不乐观。4月30日,同仁堂公布的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9亿元,同比下降22.53%;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31.55%。

而这样的业绩下滑局面,早在年末就已经凸显出来。年年报显示,当年度内营业收入为.77亿元,同比下降6.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5亿元,同比下降13.12%,扣非净利润为9.24亿元,同比下降7.74%。

值得一提的是,年-年,同仁堂营收虽然不断增长,但其增速却在持续放缓。而到了年,营收增速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

从细分产品品类来看,同仁堂产品中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产品贡献收入占比较大。然而在年,这两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均全线下滑。

年报数据显示,年,同仁堂心脑血管类整体生产量.59万盒,同比下降27.61%;销售量.85万盒,同比下降12.55%;库存量.77万盒,同比下降31.91%。同期,补益类产品整体生产量.18万盒,同比下降33.44%;销售量3.1万盒,同比下降25.5%;库存量.24万盒,同比下降50.5%。

对于自身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现状,似乎展示出依靠百年老字号招牌的同仁堂正在逐渐走向“天花板”边缘。

在此背景下,同仁堂也有意开始尝试跨界创新。日前,一家名为知嘛健康的新零售企业,凭借着枸杞拿铁、肉桂卡布奇诺等咖啡饮品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而这家公司背后的东家正是中药行业知名老字号——同仁堂。

虽然说企业跨界屡见不鲜,但同仁堂卖咖啡也着实出人意料。对于咖啡这种功能性饮品来说,口味十分重要。然而将草本与咖啡结合,给人的感觉似乎有点像黑暗料理,市场能不能接受这个跨界碰撞尚不得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fz/1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