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勤勉务实上进的富二代,为什么还

首发:文文大保贝儿一个能联系上公号主的保险自媒体vx: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你的脚后跟部保险博主。

01

在跟大家做保险配置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被问到:小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了怎么办?

我真的是完全理解大家的顾虑。

一个寿险、重疾险可能要保障自己一辈子呢,花这么多钱买的保险,还没买几年呢保险公司倒闭了,这当然不可以。

而且,真是用到保险理赔了,谁都希望保险公司靠谱一点、给力一点。

但其实,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保险公司“大小”的时候,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是谁广告打的多,谁就是大保险公司吗?

我确实见过有小伙伴有这样的想法,在他眼里,只有“平安”和“国寿”是大保险公司,其他的都是小保险公司。

我觉得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有错。

这个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的说过我的看法:大保险公司出的产品都是坑?我不这样认为……

买大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这件事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买保险最重要的,是一份自己的安全感,如果这份安全感只有大保险公司能给你,那就买最让你放心的保险公司的产品。

当然,他们可能在保费上是会有一些贵,这也是正常的,品牌溢价嘛。

不然呢,花了那么多的广告费,可不是得一个一个的靠保费收回来啊?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想法,那么这篇文章到这里就不用再看了,我不劝人买保险的。

如果,“小保险公司”的产品,让你买着不放心,那就不如不买。

这份保险你买着放心,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性价比不性价比的,买保险这件事上,千金难买你安心。

自己买的保险,自己买着安心是最重要的,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02

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最在意的是这份保险真真切切带给我们的保障,只是对“小保险公司”的了解没有那么多的话,我还是可以再跟你唠叨几句的。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文文大保贝儿人在郑州,年的7月,我们这里经受了千年一遇的大暴雨。

很多保险公司都向河南捐款了,特别感谢大家。

有捐了30万的“大公司”友邦:

也有捐了万的“小公司”复星:

复星旗下有两家保险公司,一家是“复星联合健康”,一家是“复星保德信”。

我声明一下,捐款多少,并不能代表品牌大小。

只是我在想,到底什么是“大公司”呢?

把大笔的钱投入广告宣传上,然后保险产品定价死贵死贵的,保障还一塌糊涂,就是“大公司”吗?

那大家对“大公司”的考量标准,未免有些太低。

复星也有钱,但是人家不打广告,人家钱拿去研发疫苗、救灾做慈善,踏踏实实的做好保险产品。

文文大保贝儿就觉得,这样有担当有情怀有责任有奉献的公司,才配得上一声“大公司”。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没有情怀、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做不大,走不远。

所以其实保险公司们,知名不知名的,大家各自都是有一个牛逼的爸爸的,人家就是不炫父罢了。

人家只是把心思都放在了设计优秀的产品、提高客户服务上,而不愿意把钱花在打广告上、不愿意让客户多出保费支付广告费用,并不能因此就说人家是小保险公司哦~

不过也确实是震惊啊,都年了,竟然还有人看不起低调、勤勉、务实、上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跨国高富帅富二代!

03

当然,我们买保险也不能只看情怀,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政策保障上的。

关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有这么些个保障:

(1)开保险公司难度很大

每一家保险公司,背后都有一个牛逼的爸爸,或是顶级企业,或是资本巨头。

根据《保险法》第68条规定,想开一家保险公司,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二)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反正就是要特别有钱,而且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良好的信誉、专业的人才,以及持续靠谱的经营能力。

保险法第69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亿,而且必须是实缴。

就是真金白银的2个亿,拿过来,放在这。

但其实有2个亿现金,也开不了保险公司,刚达到最低标准,是没人让你开保险公司的。

目前市面上的保险公司注册资本基本都是10亿起步,需要的钱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保险公司背后的股东,不是国企,就是行业巨头,或者优秀的外资险企。

(2)保险牌照特别难拿

百度,有钱吧,大公司吧,年的时候就联手高瓴资本,号称要注资10亿成立百安保险,保监会没给批。

京东,有钱吧,大公司吧,刘强东在员工大会上吹牛,誓要拿到保险牌照,结果保监会也没批。

最后京东花了4.83亿,买了安联财险30%的股份,安联化身“京东案例”,这才间接的实现了“保险梦”。

这个时候想想,有钱有啥用呢,想开个保险公司不还是开不起来吗?

突然就和资本家们有了一点点的共情。

爱而不得,果然是人生常态。

(3)保险公司也给自己买保险

我们有人身健康风险,保险公司也有经营风险。

我们有风险找保险公司买保险转移,保险公司的风险就找再保险公司转移。

每家保险公司背后,都有再保险公司。

当某单生意风险较高时,保险公司会把责任分担出去,和再保险公司一起承担。

家里再有钱也挡不住败家子乱花啊~

像中国再保险集团,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共同设立,注册资本.49亿。仅年,净利润就达到了53亿元。

这是啥?这就是“闷声发大财”啊朋友们。

(4)“偿二代”监管体系保驾护航

每一季度、每一年末,银保监会都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核。

审核标准,就是年初发布的,《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

这套制度综合了欧盟SolvencyⅡ原则导向,和美国RBC制度规则原则导向,在国际上属于非常先进、严格的监管系统。

通过这套监管,意味着保险公司有99.5%的概率,可以扛过“两百年一遇”的风险。

它确保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所以保单都来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也能扛得住。

根据银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当然,也确实是有没本事的保险公司,给自己运营的一塌糊涂。

根据《保险法》第条规定:

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增加资本金、办理再保险;

(二)限制业务范围;

(三)限制向股东分红;

(四)限制固定资产购置或者经营费用规模;

(五)限制资金运用的形式、比例;

(六)限制增设分支机构;

(七)责令拍卖不良资产、转让保险业务;

(八)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九)限制商业性广告;

(十)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不达标的公司得想尽一切办法,把偿付能力提上去。

比如股东增资、缩减业务、减少分红、降低高管工资、拍卖名下资产、停止新业务等等。

总之一句话,客户来理赔的时候,你得给我拿出钱来。

(5)实在是运营不下去了,还有办法

根据《保险法》第89条,保险公司是允许倒闭的:

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保险公司解散,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不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真正倒闭。

但如果就是这么倒霉,是天选之子,买过的保险公司都倒闭了——国家也帮你想好怎么办了。

根据《保险法》第92条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破产之后,银保监会会对原保险公司依法进行破产清算,然后公开招标,将该公司的保单合同,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

就冲着保险牌照,隔壁百度、京东都馋哭了,想接盘的人怕是要挤破头。

即便真没人接盘,国家也会直接指定“接盘侠”,确保咱们的保单,可以被正常理赔。

总之一句话,保险公司本身实力不弱,后期监管严格,有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保障基金兜底,出事儿有国家指定接盘侠。

把心放在肚子里就是了。

(6)再退一万步说,银保监也有钱

如果再保险公司靠不住,监管系统也出问题,怎么办?

没关系,银保监会还有钱兜底。

咱们平时买的每一份保险,都会抽出很小的一部分,用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这笔钱平时谁也不能动,只有当保险公司出事了,才会拿出来救火。

截至目前,保险保障基金,一共只出手过3次。

第一次,是年救助新华人寿。

想不到吧?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把自己经营到“倒闭”边缘的保险公司,竟然是新华人寿。

当时的新华保险董事长关国亮,违规挪用资金亿元,导致保险公司陷入危机。

5月24日,保监会收购了问题股东手中的股权,接管新华人寿,确保了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

两年后,危机解除,年将手中的股份,转给了中央汇金公司。

到今天,新华人寿作为四大上市险企,运营正常。

孩子小时候犯点错误、走点弯路,都是可以原谅的,现在哪还有人说起新华人寿当年那档子事儿啊?

第二次,是年救助中华联合保险。

通过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注资等方法,待企业运营恢复正常之后,将该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富邦人寿、辽宁成大等公司,结束救助。

这个中华联合,我还是他们家客户呢,我买过他家的定寿。

第三次,就是年对安邦保险的接管。

自从安邦出事之后,保监会依法进行接管。

签发的保单正常赔付,产品正常销售,对客户并没有直接影响。

关于安邦的问题,我们之前写过好几篇文章,戳:

今日挥手作别,此生再无安邦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有个“小”保险公司“倒闭”了!

还有之前华夏、天安被接管:

天安人寿、华夏人寿被接管,我却被新华人寿感动了

但是你看,真的是没啥事,对咱们的保单、理赔,都没啥影响。

04

我知道在“大保险公司”卖保险的人,还有一个“必杀技”——造谣污蔑!

“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你也敢买?他们出险都不能理赔的。”

但是你让他们拿出来证据,他们又拿不出来。

不过那份“我说他们不能理赔他们就不能理赔”的自信,还是让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的。

我怎么就没办法睁着眼说出来这种瞎话啊!而且说的理直气壮仿佛理所应当!

“小保险公司”重疾理赔都很慢吗?互联网上买的保险都不靠谱吗?保险公司在理赔的时候都是找理由不赔吗?当然不是。“大保险公司”也不见得理赔就快啊,“大小”跟“快慢”没关系。年上半年理赔半年报来了!谁是“最快”的保险公司?“大保险公司”理赔一样是看合同,不是什么都赔的。我之前写过“大小保险公司”的疾病理赔对比文章,结论就是,确实没有证据证明“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条件比“小保险公司”优越。对比完保险条款,我沉默了(一)对比完保险条款,我沉默了(二)对比完保险条款,我沉默了(三)对比完保险条款,我沉默了(四)对比完保险条款,我沉默了(五)一些人没有任何证据的主观臆想,不作为理赔标准与依据。而且文文大保贝儿还有上百篇的真实理赔案例,经得起各种质疑:申请轻症理赔重疾!专业保险经纪人跟进的理赔服务,到底有多爽?

30万保额的重疾险,发生癌症理赔45万!这可有点儿意思~

牙齿根管治疗理赔元:生病了再买保险,需要理赔了再投保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吧,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写这个话题了。

因为在这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

其实人家也不是不相信“小保险公司”,人家就是单纯的不相信我。

人微言轻啊~

相关阅读:

“异地投保”发生理赔纠纷,还得去异地打官司?胡扯!

《保险法》说,保险公司倒闭了,买的保险只能赔90%?

万一小保险公司破产了、不给钱,咋办?

文文大保贝儿这里的所有保险产品,在投保之后,邮箱里都会收到电子合同。大家可以拨保险官方电话,进行信息查询并验证保单真伪。如果发生疾病或意外状况需要进行出险理赔,请第一时间联系文文大保贝儿,我们会全程进行协助理赔。对保险产品有任何疑问以及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随时联系文文大保贝儿,vx:~让专业的寿险规划师,为你做专业的事!谢谢大家对文文大保贝儿的信任,每天都爱你~专业保险科普自媒体

帮助大家获得应对保险难题的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文文大保贝儿精选保险产品

文文大保贝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fz/9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