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接触保险行业之前,我也对保险没有好感,看到有人上门来推销保险,总是想说不需要。虽然陆续也买过一些,但对保险的认识还是很少。真正开始研究保险,是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某保险公司的一份重疾时,发现因为身体原因两个部位需要被除外,才知道保险不是你想买就买的。
岁末将至,平安喜乐
很多人对保险看法不一,总结了几个最基础的问题。
保险没用,保险都是骗人的
保险为什么叫保险?顾名思义就是给人的“保险”,一份保障,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对于健康型保险保障的就是万一生病了的时候,可以从容面对,而不是还要因为担心钱方面的问题而不敢看病。对于理财型产品来说,是为了将来出现可能发生的风险时,可以弥补、降低你的经济损失。
以后钱就不值钱了,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
钱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值钱了,可是钱放在哪是不贬值的呢?有人会说放在股票、基金这些高收益的投资里面啊。可是投资不可能三角,高收益必然代表高风险,可能今年赚了20%明年却亏了50%,所以我认为高收益并不能抵御通货膨胀。抵御通货膨胀是一个慢过程,需要低风险且能带来持续收益的投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的收益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通胀的形式下实现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未来银行的利率可能会持续下行,甚至出现负利率,但是保险约定的利率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随着物价上涨,钱的购买力越来越低,几十年后保额贬值了,但保费也在跟着贬值,两者的贬值程度一定是同步的。
如果我买的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首先,保险公司的设立没有那么简单,需要2亿元以上的注册资金才能发起设立。另外在保险公司经营的过程中,银保监会一直实施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险的资金怎么用,可以投资哪些方向都是有非常严格规定的。还有就是我们所购买的每一张保单,实际上都有提取相应的保证金,然后用于未来的责任准备金。
其次,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保险保障基金体系,之前也有保险公司因为现金流的问题导致经营出现了一定的资金风险,像新华人寿在之前的话其实也是面临了资金的问题,但保险保障基金进入以后,其实就把它有效的激活了,最后是卖给了中央汇金。其实是实现了一个民营企业往国企转换的过程,这也实现了双赢。
最近几年发生的安邦人寿事情,最后也是保险保障基金出手注资,完成了一个良好的股权交接,由国有企业接手安邦人寿之前的所有业务,并且设立了新的业务,新的公司,叫做大家人寿。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没有任何一个客户,也没有任何一张保单,因为公司的股东交替造成损失的,所以对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可以绝对的放心。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倒闭了,保单会由更强的其他人寿保险公司接管,你的保单合法权益不会受影响。
等以后有钱了再买保险
no!我认为没钱的人才真正需要考虑有没有钱看病及生大病了不能上班了后家里老小怎么办。虽然疾病和意外都是概率事件,但还是希望风险来临时能有抵御的工具,不至于奋斗了半辈子的财富都用于应对概率事件。保险就是一份保障。买保险这件事,从来不是用合算来衡量的。不要觉得我不会生病不需要健康险,身体已经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会被除外也不用买了,买了保险到老了没发生任何意外的时候说早知道不买了,亏了!这心态是不对的。我希望我买了,能抗风险,更希望能啥事没有到老!在我看来,保险一定要买,而且要买对。所以就有了保险经纪人的存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