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从一段对话说起
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相信是所有保险从业者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好像是花样滑冰或者是跳水比赛中的规定动作,每一个卖保险的都会有一套话术,来完成这个规定动作。
比如:
说,什么会有国家兜底;
举,《保险法》的第多少多少条规定;
提,保险保障基金,注册资本等。
连比划带猜的,图表结合的,想讲详细却理不清法条,想讲明白更举不出例子。
看了上边的对话,其实客户只说对一半,国信人寿是解散而不是倒闭,国信人寿从年2月底拿到保监会的正式批文,到总经理严峰与股东发生分歧,仅4个月时间,没有签发一张保单。
是解散,而不是倒闭。真是有区别?还是文字游戏?让leon我带您先看看那些“倒闭“过的保险公司吧。
02
—
看看那些“倒闭”过的保险公司
我们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倒闭,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有四种俗称倒闭的方式:分立,合并,解散和破产。
分立
中国人保(分立)=人保财+人保寿+人保再保险:
根据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于年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并在大陆地区设立三家保险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分立以后呢,以前中国人保的原有的保单被分割到了三家公司。
所以保险公司的分立,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是没什么影响的。
合并
中美大都会+联泰大都会=中美联泰大都会(合并):
年,保监会批准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美大都会)和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泰大都会)合并。合并以后呢,以前两家保险公司的原有保单没有变化,都汇总到合并后的保险公司。
所以保险公司的合并,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是没什么影响的。
解散
前面提到的国信人寿是解散而不是倒闭,那啥是解散?
简单说是指,新业务不接了,老业务到期不续,公司因为一些原因决定不做了。像财产险和再保险这些都是1年期的,到了时间不延续合同,如果没有新的业务,公司经过清算就解散了。解散对普通公司是很常见的,但对保险公司是特别罕见的。
为啥对保险公司来说是罕见的?
我们先看看保险发的第89条,请注意“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不得解散。
那问题又来了,
国信人寿,国信人寿,这个人寿就是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啊,按理说是不能解散的啊?
请看,第三条。国信人寿就是因为没有签发一张人寿保单,所以根本没有发生人寿保险业务,所以是可以被保监会依法撤销(解散)的。
所以保险公司的解散,主要针对的是财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像国信人寿这样没有经营人寿业务的保险公司,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是没什么影响的。
破产
说到破产,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赔偿了,如果保险公司资不抵债了,没钱可以陪给我们了,那该怎么办?
03
—
那该肿么办?
直接上图啦
上图是leon我年总结的保险公司三大安全体系,这里我们简单挑几点来说说。
l第一(事前把控):
成立条件严苛:保险公司不是你想开,想开就能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保监会的审批(股东盈利能力及信誉、注册资本、组织及管理制度健全、专业人员、场所及设施等),必须拿牌照,必须受监管;
资本必须雄厚:保险公司没有小公司详见《名不见经传,之保险公司论大小》,随随便便都是几十上百亿的注册资本,而且必须实缴到位。
l第二(事中控制):
监管季度报表(处罚):
看看17年的数据,年保监会公开披露37份(年是16份)监管函,开出张罚单(保监会+各地保监局),罚金超过1.1亿。
2月24日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
2月25日恒大人寿,限制股票投资1年,副总经理刘浩禁入保险业5年,投资部总经理吕海龙禁入保险业3年。
只要危及偿付能力(接管):
06年新华人寿因关国亮8年挪用亿,被保险保障基金(记住这只鸡,后面还会提到)接管。
09年中华保险因巨额亏损64亿,被保险保障基金接管。
18年安邦保险因吴小晖涉嫌经济犯罪,被保监会接管,保险保障基金向安邦增资.04亿元(原资本金10.96亿元)。
啥又是保险保障基金,这是只什么鸡?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保险保障基金(再保险):
卖保险的都知道有国家兜底,到底国家是怎么兜底的呢?
保险神鸡,保险保障基金。
截至年7月31日,保险保障基金余额.69亿元。就是这只神鸡成为了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
l第三(事后要求):
截至年10月,国内共有84家寿险公司(中资56家,外资28家),简单说比如哪一天其中的一家倒闭了,这一家的保单和相应的责任准备金都将转给其他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也会补贴这家公司用来后续理赔。
04
—
总结一下
l保险公司没有小公司,成立条件严格,注册资本实缴,保监批准成立,普遍10~20亿元,最高创业门槛;
l保险公司的监管严格,处罚严厉,所有产品保监备案,产品激进不通过,行为激进被处罚;
l再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余额千亿,有兜底的,有接盘的,有负责的。
l我是刘长亮,我是保险知识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