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植系?
神秘的中植系也开始对外卖资产了,出手接盘的又是一家央企。
3月12日,A股上市公司经纬纺机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结合的方式收购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植集团)所持中融信托32.%股权。
明天财讯查询工商资料后获悉,中植集团之前占有中融信托32.99%股权,是其第二大股东,位列大股东经纬纺机之后。而本次收购完成后,中植集团几乎将中融信托的股权全部售出,而纺织央企恒天集团旗下的经纬纺机将拥有中融信托70.46%的股权,实现了对其的绝对控股。
从经纬纺机的公告来看,完成此次收购还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经纬纺机拟向中植集团发行不超过3亿股,并通过募集配套资金及其他方式向中植集团支付除股份支付外的现金对价。
虽然若此举成行,中植集团将成为经纬纺机第二大股东,但中植集团却承诺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植集团所持股权将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锁定,中植集团永不谋求对上市公司经纬纺机的实际控制权。
业内人士表示,与之前的资本操作不同,中植系这次不但从自己的核心资产中融信托几乎完全退出,甚至都不能拿到多少真金白银作为补偿,还得承诺对有央企加持的经纬纺机没有非分之想。
在纵横国内商界数十年后,被视为“资本大鳄”的中植系实控人解直锟这次莫非吃了个大亏?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卖出资产的大佬远不止解直锟一人。据明天财讯之前报道,与中植系齐名的明天系、海航系、华信系等大鳄都在卖卖卖,而且接盘的公司不少都是央企。
与此同时,监管层多次表示要对横跨信托、保险和银行体系的金融大鳄们加强监管。近期,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表示,去年治理银行业乱象效果“还可以”,但问题还是不少,下一阶段影子银行和信托等领域还需要重点整治。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目前实质上有一些集团里形成了金融控股的做法,可能控股了多家金融机构,同时也酝酿了一定的风险,社会上存在着有一些虚假注资、循环注资。周小川表示,这些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受益所有人的结构,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不够透明,导致控股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之间可能有关联交易。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植系将“上市公司+PE”模式演绎到极致,在股权关系上错综复杂,在规则边缘游刃有余,正好与监管层这次要抓的典型能对号入座。
况且,领导话说的很重,监管行动更是凌厉。2月23日,同样号称有万亿资产的安邦系已经因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被保监会接管,安邦董事长吴小晖更是被检察机关提起诉讼。3月1日,华信系实控人叶简明也被传遭到调查。
风暴已经来临,昔日的大佬们恐怕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摇钱树”
本来,中融信托可谓是中植系的“摇钱树”,很难想象解直锟会将其放弃。
中植集团创建于年,集团总部位于北京,目前拥有一万余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