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推拿下银行和地产安邦猛如虎

10家子公司、近万亿元资产规模、亿元资本金,实现这一切,安邦保险集团(下称安邦)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年,安邦犹如猛虎下山。对内增持招商银行股份、坐掌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举牌两家地产上市公司金融街(.SZ)和金地集团(.SH)。

对外买下纽约百年酒店华尔道夫,收购百年历史的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和年历史的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以每月上头条的节奏,频频给自己送上创立十周年的生日“贺礼”。

从目前安邦的权益类投资来看,主要集中于金融与地产股,除了招行和民生银行,安邦还是金地集团和金融街的第二大股东、华业地产(.SH)和万科A(.SZ)的第三大股东。九家主要持仓股票的总市值近亿元,年平均收益率约为46%左右。

在金融综合经营的大势之下,安邦亦不满足于仅在保险业施展拳脚。从年取得成都农商行控股权,到年民生银行股权之战,安邦揽得银行、金融租赁、证券等数张金融牌照,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有钱任性”的安邦,是公众和业界眼里的新一代金融“土豪”。一位接近安邦管理层的人士称,安邦内部将自己视为“金融财团”。

要成为金融财团,考验的将不仅仅是资源开拓和整合的能力,更是对其资本运作能力的考量。综合各方面信息,业界倾向于认为,自年以来,安邦已走上了一条被称为“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的发展之路,在资产端通过投资做大规模,在承保端通过高收益产品获取大量现金流。

资本更迭

这种模式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保险不同于银行和信托的相对优势。但也不乏质疑之声,认为这是“火中取栗”,以高风险博高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如果宏观形势和投资环境发生改变,现金流一旦断裂,可能释放出的风险将会很大。

一位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gg/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