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邦」)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以及安邦被中国保监会接管的消息,昨天为市场带来震撼。内地专家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这对整个保险行业发出了「保险姓保」的强有力信号。
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被提起公诉
记者朱辉豪、实习记者陈俊钢报道: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邦」)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以及安邦被中国保监会接管的消息,昨天为市场带来震撼。不过,内地专家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这个结果迟早要来,认为保监会接管安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将对安邦的经营状况和风险防控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同时也对整个保险行业发出了「保险姓保」的强有力信号。
中国保监会昨日发布公告称,安邦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依照《保险法》有关规定,中国保监会决定于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专家对中保监接管安邦不感意外安邦是最近几年内地成长最快的金融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在全球展开收购最大胆的中国公司之一,该公司曾以近20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以65亿美元购买黑石集团旗下酒店组合而闻名海外。去年5月,该集团的寿险部门被禁止销售新产品,时间为3个月。同年6月,该集团董事长吴小晖被带走。昨天,新华社发布消息称,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对吴小晖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日,中国保监会称,年6月以来,中保监根据监管工作安排,派出工作组进驻安邦集团,深入开展现场检查,强化公司现场监管,督促公司改善经营管理。目前,安邦集团经营总体稳定,业务运行基本平稳,保险消费者及各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经监管检查发现,安邦集团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保监会已依法责令安邦集团调整吴小晖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保监会依照法律规定,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有关部门成立接管工作组,全面接管安邦集团经营管理,全权行使安邦集团三会一层职责。
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在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吴小晖出事被带走,安邦出事是迟早的事情,事件的进展也在意料之中。他指出,安邦在过去几年的成长非常迅猛、也非常激进,利用激进的万能险进行大量的投资,包括对海外资产的并购,以致资产状况出现恶化,面临着高风险的处境。「在吴小晖落马之后,整个安邦已经失去了健康的状况,在非常负面的状态下运营。所以,保监会接管安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符合预期的。」
中保监称安邦民营性质不变公开资料显示,安邦是一家全球化的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约为亿元人民币。业务领域涵盖寿险、财产险和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银行和资产管理。
中保监昨日的公告称,从接管之日起,安邦集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接管工作组负责人行使安邦集团法定代表人职权,接管工作组行使安邦集团的经营管理权,安邦集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集团及各级机构经理、副经理按照接管工作组授权履行职责。安邦集团所有资金往来、资产买卖、信息发布、除传统保险业务外的合同签订等行为,均须经接管工作组同意。接管不改变安邦集团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接管过程中,接管工作组将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完成股权重整,保持安邦集团民营性质不变。
刘胜军认为,保监会会对安邦内部的情况做一个梳理,接管的过程会是1到2年。此外,保监会已明确表明不会把安邦国有化,接管的过程可能引入新的民营股东,这个方向非常明确。至于会不会把安邦集团的业务进行分拆,刘胜军认为不排除这个的可能性,毕竟安邦涉及到的业务层面比较多,拥有很多的牌照。「除最重要保险业务外,其他的业务也有被分拆处理掉的可能。」
「保险姓保」警号再响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的深圳前海孚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宏认为,因为安邦集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金融机构,控股诸多上市公司,监管层对此高度重视。从风险可控和经营稳定的角度来看,保监会全面接管安邦集团,总体是正面的,在排查风险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其治理结构和强化可持续经营的能力。
刘胜军认为,安邦事件对保险行业的警示作用是提醒保险机构「保险姓保」,大股东莫要抱着其他想法从事保险行业,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是强调资产的安全性,在保险销售和投资等方面要把风险可控放到第一位。此外,大股东要遵纪守法,不要走捷径,搞寻租,把公司置于危险的状态。
截至昨晚,金融街、万科、大商股份、欧亚集团、民生银行、同仁堂、招商银行、金地集团、中国建筑等9家公司集体公告称,接到股东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书面通知。目前,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各主体总体经营稳定,有充裕的现金储备,近期没有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内地保险业监管步入深水区年以来,中国金融领域的反腐利剑高悬,保险行业有多名高层官员先后落马:2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王银成涉嫌严重违纪;4月,保监会原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落马。昨日,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对于吴小晖而言,过去的一年,如坐针毡,从风光帝国掌舵人到被停职再到被捕,都在这一年。
中保监官员近日放狠话事实上,中国保监会打响的新年监管头炮并非毫无预兆。保监会发展改革部主任,即此次保监会会同有关方面组成的安邦保险集团接管工作组组长何肖锋,在2月1日发表的《保险业风险观察》中指出,公司治理内部制衡只能解决股东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而对于存在上述问题的险企,受暴利驱动,仅靠行政监管已很难奏效。因此,对于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的,要敢于破产清算,让股东血本无归,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投资的正常新陈代谢机制,让股东敬畏市场;对于搞虚假注资甚至用保费注资等严重违法行为,要敢于移送司法处理,唯有如此,才能让股东和职业经理人敬畏监管。
「在整个金融体系高杠杆发展的浪潮中,保险业实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助资本市场的高杠杆,保险行业在过去几年狂飙突进,风险尤为突出。当金融强监管和去杠杆进入到一个关键节点时,保险资金自然就水落石出了。」深圳前海孚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宏接受采访时说,从此前生命人寿的震荡,到前海人寿的举牌风波,再到项俊波的落马,中国高层对保险行业的治理逐渐进入深水区,而保监会接管安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意味着中国政府对这些不规范的保险资金和机构的监管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安邦究竟还能不能安邦?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暂时为期一年的答案:中国保监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且看接管小组的清查和处理情况。不过比较确定的是,安邦将不再是吴小晖的安邦,他正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起诉。
安邦事件汰弱留强内险股前景仍可看好文
香港商报记者林德芬
尽管内地加强保险业的监管,内险股基本因素未有改变。内地市场利率持续高企,人民币升值利好憧憬,加上A股向好,内险股潜在价值增长仍然可期,可留意平保()及新华保险()。
昨日内地保险界出现了一个震撼消息,就是安邦保险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提起公诉,中国保监会即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1年。市场憧憬安邦被接管,内地大型险企的强者地位将更加巩固,内险股昨日全线造好,新华保险、平保、中国太保()、中人寿()及众安在线(),收市分别升2.96%、0.71%、2.49%、1.06%及1.03%。
撇除安邦保险事件,事实上,内地自去年收紧对保险产品的限制,推出号称史上最严保险新规的「号文件」,令内地保险业界感受到压力,更使内地险企年初保费收入「见红」。
内地四大上市险企陆续披露年1月份的原保费数据,综观而言,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保险1月份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0.79%,四大上市险企寿险原保费同比增速自年以来首次出现倒退,即5年以来首次「开门红」负增长。
平保:释放科技业务价值表面上,四大上市险企今年1月份寿险合计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但细心分析数据发现,除中国人寿出现负增长之外,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均出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1.47%、24.44%及9.95%。
市场仍然看好内地保险业的前景,交银国际指,年初以来开门红表现低于预期,预计大型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仍能维持13%左右的增长,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保障型产品占比提升,预计年新业务价值率将显著提升,新业务价值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内含价值也将保持强势。
最先拓展金融科技的平保值得留意。平保4间控股子公司于1月份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合共约.9亿元,按年增加20.7%。当中,平安寿险的保费收入为.2亿元,按年增加21.47%。
平保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惟核心业务增长放缓,确引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