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病一个政策调整、一次金融冲击波,都可能使中产阶层遭受重创,甚至跌入赤贫的深渊。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谁来为中产抵御风险?谁来让中产真正强大?当社会学家把光辉无比的任务压在他的肩上时,却悲哀地发现他还只是一个脆弱的幼童。
正如福布斯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所言:"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购买的足的人寿保险。"
如果对保险还是一头雾水、如果一直买不到想要的产品、如果还不清楚自己买的什么保险,弄懂以下几点可以对保险有清楚的认识,从而轻松放心的购买保险。
买保险前先弄明白买什么要买保险
对于研究投资理财的人来说这张图并不陌生,这就是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因为保险就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每年的结余一定要分成四个部分来放入到四个不同在账户里。
第一个账户叫现金账户(要花的钱)
所以短期是要用的钱一般是放在现金账户里面,比如银行存款、余额宝、货币基金等,该账户一般放3~6个月的生活费就可以了,占整个结余10%左右。
第二个账户叫保障账户(保命的钱)
其实就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账户,那有什么金融工具呢?一般是四种保障型的险种:意外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它的功能和特点就是专款专用,利用高杠杆为应对家庭突发的状况引起的大的开销,通俗一点讲就是为了防止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的状况发生,所以它属于一个风险管理的账户,通常占0%。
第三个账户叫投资账户(钱生钱的账户)
那么投资它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用什么金融工具呢?一般来说就是股票基金,投资性的房产,甚至还有外汇期货等等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工具,这个账户既然是投资的当然可能赚钱也可能赔钱,一般占30%左右。
第四个账户叫理财账户(保本升值的账户)
一般用金融工具就是年金险、分红险、万能险、信托、债券、基金定投这都属于理财账户,它的特点就是复利增值,长期安全、复利增值。(点击进入阅读)比如说基金定投虽然说有风险,但是通过定时定额它会分散平滑整个市场的风险,还有年金险也是属于定时定额、强制储蓄,所以这个账户的特点就是长期安全稳健、复利增值。其实在投资理财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个就是进入时点,第二是选择投资品种,第三是就是时间的长短,要说说重要其实这三个都很重要。如果要选一个最重要的话,其实就是持有时间的长短,回想下如果10年0年前我们持有了一个优良的资产到现在的话,你当时买的房子就不用说了,股票也翻多少倍了,比如持有腾讯的股票,所以长期持有一件优良资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包括复利的作用,复利和单利虽然在5年之内看不出差距,但是在15年5年35年以后它的差距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几百倍上千倍的变化,所以坚持复利、坚持长期持有这是我们做投资理财很重要的概念,这是标准普尔的四个账户。
今天要讲的重点是保障账户的事,告诉你如何正确购买保险五个很重要的原则,按照这原则把握清楚之后基本上就会买保险了。
第一个原则:先做基础保障后做储蓄理财
人生需要7张保单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教育金、养老金、财富传承,先买哪个后面哪个很重要,如果顺序买反了有可能是钱花了没有解决问题,先把基础保障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做足再去做做教育金、养老金和财富传承。基础保障和理财都很重要只不过先做保障后做储蓄。
第二个原则:先保大人后保小孩和老人
保险的本质一定是保障经济来源家庭经济支柱,小孩不创造收入所以它的保障没有大人那么重要,当然最好是一家三口一家四口统一规划。
第三个原则:先保大风险后保小风险
先将大风险转嫁出去避免一旦发生导致整个家庭来源中断陷入困境,比如重大疾病、身故全残、老龄化也就是养老,未来老龄化时代到来之后养老是一个很大的风险,60岁退休活了岁还有40年的时间,而40年的时间如何度过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提早做规划大风险再做小风险规划,比如头疼、发烧、感冒门诊一年花不了多少钱可以风险自留。
第四个原则:先保家庭第一经济支柱后保第二经济支柱
先保大人两个并且把收入高的保额做得更高,保额要跟他的收入和身份要相匹配。
第五个原则:先看条款后看公司
其实是最重要的一条但很多老百姓都会忽视,而很多老百姓在购买过程中只看公司不看条款,所以最后发生理赔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理赔的时候是按条款来赔的,所以一定要先保先看条款后看公司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风险金字塔,风险也包括基础性风险、中端风险、高端风险。
基础性风险比如意外疾病等风险,所以用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这些来应对损失,基础风险也可以叫损失性风险。
中端风险也叫支出性风险,比如说教育养老这都属于支出性风险,我们要用教育金和养老金来解决这样的风险。
高端风险或者所有性风险,一般是对于中小企业主来说是资产保全和财富传承这方面的风险。人身风险管理的原则是先做基础保障后中端保障再高端保障的顺序。人身风险大致就分为保障类和储蓄类,人身风险有身故风险、重疾风险、意外风险、残疾风险。寿险可以保身故和全残,重疾险买一个终身型的重疾险,一般都包含5~6个责任,第1个是重疾可以赔付,第个是轻症可以赔付(重疾的早期),第3类是中症很多也赔,第4个是身故可以赔付,第5个是全残和高度残疾可以赔付,第6个是豁免保费。
意外险:可以解决意外伤残和意外医疗。《挑选一款好的意外险须知(干货)》
寿险:因为是保障身故和全残,所以通常是用它来覆盖家庭的责任和财富传承。
重疾险:很多是含有寿险和重疾两个责任,大多数的重疾也有种左右。
医疗险:属于报销型的,高端医院的,可以刷卡结算,有VIP待遇绿色通道,可以报销牙科体检生育。高端人士、高净值人群要配一些高端医疗。中端医院,医院的国际部特需和国际部。一般医疗医疗的,医院医院,医院,不能去公立的特需部。
年金:主要就是决定财务风险,比如教育、养老、资产配置、财富传承。
人从刚开始出生0岁到最后身故,比如说活到岁一生都在花钱,从0~5岁左右的叫教育期,5岁到60岁叫奋斗期或者工作期,60岁以后叫养老期,这就是人生的三个阶段。
那时候挣钱一般从5岁开始到60岁,可以发现人的一生挣钱一阵子花钱一辈子,挣钱只有短短的35年的时间,而我们如何把有限的时间内挣的钱分配到整个人生当中,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储蓄理财规划,教育期的时候叫教育费,养老期的叫养老金。
在奋斗期我会面临两大风险一个是意外、一个是重疾,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的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为7.18%,据统计人患病的平均年龄在4岁,假设在4岁患有重大疾病,可能住院需要治疗两年时间,两年之后有可能还要康复疗养三年时间,一共五年的时间也叫五年生存率,5年之后也基本康复了。那么在5年之内一般人来说是没有工作收入导致中断,所以重疾险解决就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医疗费,第个康复费,第3个收入损失,其实最主要的是解决康复和收入损失的问题,因为医疗险可以解决医疗费的问题。那重疾的保额应该等于医疗费+康复费+收入损失费,当然这个算法其实比较复杂。更简单的公式就是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要买到年收入的3~5倍,这样算下来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保额是明显不够的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所以用50万起步再加上年收入的3~5倍。
保险公司的保费的定价原理
可能很多人会说市场上很多产品价格差和条款差异怎么这么大?
第一:保险公司的保费定价原理从年8月5号保监会放开了产品的预定利率之后,各家公司产品价格就出现差异,由原来的.5%变到了3.5%,采用3.5%定价利率公司的产品也就要比.5%定价率公司的产品便宜30~50%,那目前已经有90%以上的公司采用3.5%的这个定价利率,依然还有10%左右的公司还是按.5%,这个大家可以想象比较垄断性的公司他们不会通过降价来降低自己的利润,这叫预定率不同导致产品价格不同。
第二:就是保费构成不同导致产品价格不同,因为我们所交的保费属于总保费。总保费等于纯保费加附加保费。纯保费也就是风险保费加附加保费构成。比如说保了万保额的A公司利润各种营销因素全部要加在这个附加保费所,所以它的附加保费可能高达3万,而另外一家公司B公司它可能保万只需要交.5万,.5个万等于1万加1.5万,其中1万的纯保费都是不变的,只不过它的附加保费由3万降到了1.5万,也就是说成本低一点的员工少一点,利用小一点广告少打一点,所以它的这个总保费就降下来了,也就是说这个保费构成不同导致了产品的价格不同。比如说某些公司广告打的非常多每年花一两百亿广告费,那么它的总保费就会高一些。
第三:保险公司利润来源,保险公司利润来源无非就是死差费差利差,而最主要是利差,其实利润来源可分两块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承保利润就是收保费的时候保险公司已经把加到这里面了,投资利润就是除了保费之后投资的利润,如果某些保险公司它可能投资受限制、投资利润比较小,那么只有靠承保利润,所以附加保费高,附加费高所以承保比较高。
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很多人开始会比较担心这个问题,保险公司有十大安全机制,简单的讲四条。
第一就是保险法,保险法第89条明确规定就是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或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可见保险公司是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它的安全性。
第二银保监的严格监管,所有开展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论是中资外资合资的都受中国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中国的保监会的监管也是世界上最严的,体现在两方面它的约定利率是比较低和投资渠道范围比较小。
第三保险保障基金,保险公司每年的保费都按一定比例放入保险保障基金里面。在年的时候新华保险资金链断裂,保险保障基金注资托管托管两年之后还成功上市,再比如最近的就是安邦保险被大家保险接管,保险客户的合同权益不受任何影响,所以保险的安全性毋庸置疑。
第四再保险,可能在该公司买了一个保险,有可能另一个公司要给他上一个保险,这叫再保险。比如说大额的一些保单都可能要做分保,所以不用太担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
很多人担心买了保险有理赔纠纷,其实原因只有两点,第一投保之前是否做到如实告知,因为每家保险公司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体检,通常是因为保额达到一定高度或者年龄的原因要求去体检,但不体检不代表你不告不披露身体健康情况,买保险时都有一个健康问卷,需要告知有没有病史、有没有住院做手术等等。都需要做如实告知通过之后才承保。第二条理赔的时候是否符合保险条款,比如说买了一个就算很知名的公司产品,但是它条款里面没有这个高发疾病,刚好又得了这个病那很抱歉赔不了.......
保险经纪人未来的发展及优势
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哪个对消费者更有利精选推荐
1、让不懂保险的人知道如何买到适合的保险,辨别业务员是否在忽悠!
、挑选一款好的意外险须知(干货)
3、没做好心里准备的别去卖保险,先看看保险销售员的内幕
4、十位妈妈看后有九位给自己孩子买了保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