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愈加深切感受到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10月底,威海刘公岛又迎来了一批学员。不过,这次学员们参观的是一处新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馆。
全国首个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为何落户威海?先从一个刘公岛的故事说起:
甲午战争失败后,年中、英、日三国协商,在刘公岛黄岛炮台举行英国租占威海卫升旗仪式。年5月23日,日本太阳旗从刘公岛降下,换上了大清国黄龙旗。第二天,黄龙旗换成了英国米字旗。短短两天“国帜三易”,深深触动了当时还是北洋海军军官的张伯苓,他愤然立誓:中国不亡有我在!从此踏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作为中国历史重要节点城市,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史、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在威海都有典型性的映现。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刘公岛正是百年之前历史大变局的发生地、见证地。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刘公岛,作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的重要指示。根据总书记指示要求,威海重新审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决心全域打造首个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
整个教育培训基地的龙头板块就包含“升国旗主题公园”,讲解这段屈辱历史,引导人们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威海既有国家安全的屈辱史,又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泰民安的抗争史。
从播撒火种唤醒民众到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从天福山起义到南征北战,从几十条枪到四个军,从屡遭外侮到当家作主,胶东大地处处散发着红色光芒。作为红色胶东的源头,威海近年来已经打造了以党员干部教育为主、覆盖社会各界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在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顾问姚鸿健看来,红色胶东现象可用三个字概括:最、大、多。
所谓“最”——
一是最有生命力与战斗力——经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权威认定:于得水率领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及山东省内仅存的红军队伍。天福山起义在其基础上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后来发育成人民解放军的四个野战军。这四个军,抗战中歼敌14.6万人、解放战争中歼敌58.5万人、抗美援朝中歼敌2.1万人。这四个军,几经整合改编,至今仍生生不息,是共和国重要的国防力量。
正因为天福山起义部队是以这支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组建的,所以至今以天福山起义为源头的部队,被认定为是传承着红军基因的部队,在他们的军史馆内赫然写着“天福山,我们从这里走来”。
二是最先——年上半年,胶东抗日根据地在山东省率先成立;北海专署是山东省第一个地专级抗日民主政府;紧接着,我党在掖县成立北海银行,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先成立的银行,也是战时山东根据地唯一的人民银行,后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三大基石之一,它发行的北海币是山东根据地唯一流通的货币;胶东兵工厂的生产在山东根据地发展最早、质量最好、产量最高、贡献最大。
所谓“大”——
一是大参军——抗战胜利后,为了全国的解放,胶东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万胶东人民先后有50多万优秀儿女参军,这是很高的比例。当时中央规定参军人数不超过总人口的6%,胶东地区已突破这个比例。“一门出三兵”“参军模范村”等比比皆是。
二是大支前——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胶东人民为支援前线,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不惜汗濡华夏、血染九州。陈毅曾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他的搭档粟裕说得更为具体:“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在山东的小推车中,胶东又一马当先。出动支前民工多达万人次,占全省的1/4,为全省最多。大连的炮弹是怎么运到淮海前线的?为躲避国民党的封锁线,先绕道朝鲜再运抵荣成俚岛港,然后由胶东支前民工们卸船上岸,再用小车推到淮海和华东战场。
三是大调干——解放战争时期,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地、县为单位成建制的从胶东抽调干部,部队打到哪里,干部随即跟到哪里接手地方政权建设,胶东先后抽调名优秀干部北上南下,为全省最多。胶东干部因有文化、有根据地建设的从政经验、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所以派到哪都是响当当的。
四是大后方——年3月12日,山东第一个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掖县成立,这标志着胶东根据地开始创建。此后,胶东根据地一直是全国最稳固的根据地,尤其是解放战争中成为华东战场坚固的大后方。这里有银行、印钞厂、兵工厂、制药厂、医院等,这都是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才会有的。胶东根据地在革命战争时期,共向延安中共中央和山东分局等输送黄金43万两,向华东数十万军队供应武器弹药和医药制品不计其数。
所谓“多”——
一是烈士多、伤残军人多——胶东的在册烈士达7万多名,占全省1/3。其中,文登有烈士名,是全省烈士最多的县。整个胶东,战争年代有10万多人因伤致残。人们所熟知的革命英雄行为,在胶东的烈士中都能找到类似典型。如:“刘胡兰式”英雄张晶麟、“江姐式”英雄于森、“黄继光式”英雄于慎修、“八女投江式”英雄群体汪口蹈海七烈士,等等。
二是英雄群体多——在这片红色上地上走出了“马石山十勇士”“济南第一团”“塔山英雄团”“南京路上好八连”等数十个全国、全军著名的英雄群体。
三是将军多——胶东曾走出了19位共和国上将、28位开国少将,数百名党的高级干部。
四是中共党员人数多——抗战胜利时,胶东有共产党员名,占山东抗日根据地党员总数1/3;新中国建立时,胶东党员发展到32.4万名,占全国党员总数1/14。
红色胶东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红色印迹。去年11月,威海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启动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抢救和保护胶东早期党组织建立及活动纪念地、武装斗争和战斗遗址纪念地、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故居等,通过讲好红色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嵛山主峰上,一处新建的“红色印迹”令人期待,这里即将落成一幅巨型党旗雕塑。一位革命前辈曾留下遗愿,希望革命胜利后,能在昆嵛山最高峰竖起一面党旗。威海干部从历史资料中发现了这个故事,在红色印迹中特别加上了这一处。今年元旦,他们冒着大雪上山选址,要要将革命先辈的愿望实现。
目前,威海共确定处红色印迹,其中重点打造87处新建或提升展馆,预计明年7月1日前所有红色印迹将全部打造好。
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威海全市整合资源,将党性教育、红色胶东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防教育等各类资源有机融合、一体打造,让每一位生活在威海、每一个来到威海的人,都能随处了解国家安全的历史警示,重温捍卫国家安全的辉煌历程,倾听国家安全的时代呼唤。
更多报道可见10月28日大众日报一版《刘公岛上的钟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丰策划马玉峰赵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