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就是这么无奈,该来的果然终究要来——著名的央企地产公司也爆雷了!
8月14日,远洋集团()发布盈利警告称,上半年亏损人民币亿元至亿元,而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10.87亿元,亏损同比巨增15至17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上半年亏损亿元计算,相当于将公司过去6年赚的利润全部亏光。
同时,远洋集团还公告,因未能及时支付万美元的利息,导致票据违约。
近年来,房企违约爆雷的并不在少数,但是像远洋集团这样两大保险公司为大股东的央企地产公司爆雷,还是首家。
上半年预亏亿元美元债违约
8月15日港股开盘,远洋集团()大幅低开近15%,创出了自年10月以来近12年的新低。之后有所反弹,最终收跌8.11%,报0.34港元/股。
远洋集团大幅低开
如此剧烈的走势,对应着的一定是剧烈的消息面变动。
预计上半年亏损亿至亿元
8月14日收盘后,远洋集团发布了盈利警告称,预期集团上半年将亏损人民币亿元至亿元,而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10.87亿元。
如此算下来,远洋集团上半年亏损金额较去年同期同比巨增15至17倍!
远洋集团声称亏损的原因有二:1、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营业额及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拨备增加;2、分占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业绩下降。
年开始出现巨额亏损
然而更离谱的是,如果按年上半年亏损亿元计算,相当于半年时间就把年到年公司6年的累计净利润全部亏完!
如果再算上年亏损的亿元,即总共亿元,这意味着近1年半的亏损就超过了公司上市以来(年到年)的净利润总和亿元!
万美元利息不能支付
然而,更让人紧张的是,远洋集团同时发布票据停牌的公告称,应发行人要求,因并未于8月13日支付一笔票据在今年前7月产生的万美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利息,导致发生票据项下之违约事件,故票据将自8月14日上午9时正起于港交所停牌,直至作出进一步通知。
据了解,该债券是SINOCE/30/24,为远洋集团年发行的美元债,发行规模为7亿美元,发行价格为98.美元,票面利率为6%,到期日为年7月30日,利息的宽限期为14天。
远洋集团曾以电子同意的方式,寻求将应于7月30日支付的利息,延期至9月30日支付,但未能获取通过特别决议案所需的大多数票,未能获得利息延期支付。
从这个角度来说,远洋集团也“爆雷”了。
两大央企保险公司当股东
恒大、碧桂园、融创、花样年等相继爆雷,它们都是外企或民企地产公司。只是现在让人刷新认知的是:央企地产公司也照样爆雷,而且背后的金主爸爸还是两大保险公司。
两大保险公司为大股东
远洋集团年报显示,公司的两大股东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9.59%和29.58%。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也是央企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寿险龙头,3年12月在境外上市,又于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最新总市值为1.03万亿元,8月15日盘中最高涨逾3%。早在9年,中国人寿便买入远洋9.34亿股,成为首个入股房地产的险资,并一路增持至大股东。
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专业寿险子公司,于年由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
需要指出的是,远洋集团一直声称自己是“央企房地产开发商”,但市场普遍认为,远洋集团其实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其前两大股东只是财务投资。
由于有着央企背景,远洋集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安全边际。即便是在严峻的年,远洋集团销售金额仍然越过千亿门槛,达到.9亿元。但到了年,因市场持续低迷,远洋集团也面临不少压力。截至年底,远洋集团账面资金仅为93.86亿元,而公司总债务高达.23亿元。
据中国基金报此前报道,有消息称,今年6月,两大股东中国人寿及大家人寿针对远洋集团成立了联合工作组,以便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同时,联合工作组聘请了财务顾问为在远洋集团的调查提供服务。
6月25日,远洋集团发布的董事会变动公告也从侧面证实股东进驻的情况。当时,远洋集团13名董事中退出6位,新进6位,总数维持不变。其中,两大股东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保险提名4位董事,中国人寿提名3位董事,大家人寿保险提名1位非执行董事。
对于远洋集团而言,大股东派驻执行董事,这在远洋发展史上还是首次,意味着两大险资对远洋的管控进入新局面。
66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从本轮调整来看,房地产行业在市场上行期奉行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积累了大量的债务风险、产品风险、交付风险、管理风险,在市场下行期逐渐暴露。
本轮房地产调整期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许多房企陷入违约困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发生债务违约的房企有66家。
据人民网报道,8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居民住房消费和房企投资意愿有望逐步改善。
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