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CDS终于要在我国金融市场正式落地。
9月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在原有两项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两项新产品。
What!?你不知道什么是CDS?举个例子,在电影《大空头》中,华尔街的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就是因在金融危机前夕看穿泡沫,并通过做空次贷CDS而获得巨大收益。
▲电影截图
如果你没看过电影,至少应该知道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年金融危机吧?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和CDS市场的疯狂膨胀有直接关系……
不过也不用怕,毕竟我国的CDS市场才刚刚起步。
下面就一起看看,“中国版”的CDS业务到底要怎么玩儿吧。
举个例子:
A企业:A银行,现在公司需要钱,我向你贷点儿款,每月支付你贷款利息。
A银行:我把钱贷给你,你跑路了怎么办?
B银行:我觉得A企业不会跑路的,这样吧,我给A企业的贷款风险做担保,他跑路了,我负责赔付相应损失。但这个担保不是免费的,我要分A企业贷款利息的部分。
A银行:好啊,虽然损失一部分利息,但不用担心最后血本无归。我们来签个合约吧。
这个合约就是CDS。
那CDS是怎么引爆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呢?
次贷危机发生前的许多年,美国当时流行贷款买房。但个人贷款可能0、30年才能收回,美国银行和信贷公司不想等那么久,索性把这些贷款一打包,以证券的形式优惠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分散风险。这就是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然后,这些金融机构再把它们包装成金融产品CDO(抵押债务),卖给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当然,这些投资者也不傻,他们知道这些CDO有毒,于是,就给这个产品买保险(CDS)。
后来,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只能选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泡沫,总有一天会破裂。
CDS买方赔付不起违约金,面临倒闭。当时美国的几大投资银行大量持有CDS合约。同时,他们在金融市场上影响力很大,很多机构由于投资者都与他们发生交易,如果这几大投资银行倒闭,那么与他们发生交易的机构也将面临巨大亏损,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恐慌。
为什么说CDS是做空利器呢?CDS是做空者常用的一种做空工具,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有少数人通过CDS做空美国房地产,并带来惊人收益。美国有部电影《大空头》讲的就是这个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科普下。
CDS引爆美国次贷危机,还是做空利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玩意儿这么有毒,中国为啥还要引入呢?
一、中国为何需要CDS?民生证券管清友、李奇霖等分析师认为,目前债市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打破刚兑”正在加速推进,市场非常需要风险分散工具,CDS将会迎来快速发展。
以钢铁、煤炭、水泥等典型行业为例,年11月以来信用利差迅速走扩,当前煤炭、钢铁债与同等级同期限债券的信用利差约为00BP和BP,对风险的覆盖程度增强。
配合债转股、资产证券化,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沉淀的不良资产要进行处置;二是要防范新的不良资产的形成。这两方面的内容实质上也都可以归结为信用缺失问题,发展信用衍生产品CDS将有助于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
民生证券表示,缓解银行“惜贷情绪”,盘活银行资产。商业银行“惜贷”严重阻碍了资金的合理流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减缓了经济发展。由于“惜贷”的根源是信用缺失,解决这个问题也应该从信用入手。
通过设计实用可行的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能把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以合理的价格转移出去,“惜贷”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信用衍生产品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购买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比商业银行更为了解借款者信息的机构,如果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合理,它们是愿意购买的。
二、中国版CDS的前世今生是什么?
首先要纠正一个概念,协会今天发的《业务规则》是针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这个大框架,在这个大框架下,涵盖了前述四个产品子框架,CDS只是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箱中的一种而已。
所谓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通俗说,就是给债券创设一个“保险”,防止所投资的债券发生违约时血本无归。
因此,我们今天讨论的信用风险衍生产品不仅仅有CDS,还包括其他三种。而中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并非今天才开始建立,早在年,协会就发布了CRMA和CRMW的试点业务指引,此后也有包括工商银行、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等金融机构零星推出的这两类产品。
但为何不少人不太了解中国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就是因为此前上述两类产品发的太少,无法形成规模。没有形成规模的原因自然是市场需求不足,而市场没需求,也是因为前几年债券市场没有出现违约、没有打破刚兑,那时的“好日子”就是买了债券就%能赚取收益,因此也根本不需要保险来以防万一。
然而,现在经济下行期,债券市场违约风险不断暴露,“闭眼买债”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还,这个时候市场参与者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需求也就日渐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加强版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就登场了。
三、CDS带来是机还是危?“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需要对冲信用风险的产品。”一位资深市场分析人士表示,CDS有助于在违约案例飙升后缓解忧虑,并帮助投资者更早地察觉到风险最高的企业。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CDS可以在保留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向交易对手出售资产所包含的信用风险,从而实现信用风险的交易和分离,平抑对冲信用风险,化解系统性风险,而且还有助于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来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有机必有危。
有市场人士担心,中国缺乏相应的市场基础,对债务持有人的法律保障还不健全,也需要配套的清算机制。此外,当前信用风险升温,且国内的保险机构和担保公司在风控和偿付能力方面仍显不足,若风险过度集中于部分发行主体,也会大幅提高交易对手风险。
总之,法律制度、信用风险计量、社会信用环境、交易结算等多方面的配套机制尚不健全,快速推出中国版CDS的基础不一定牢固。
安邦咨询研究团队认为,在国内债市风险不断暴露而市场又缺乏完善的破产机制以及信用对冲手段的情况下,推出CDS也许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但目前推出CDS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倒逼机制下推出CDS会有什么风险,也需要市场给予足够的中科白癜风医院国庆送健康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