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香港的精算师联盟(华博精算/香港保险科普)在湾仔(WANCHAI)进行了一场讲座,以医疗健康保障的重疾险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邀请了60名香港地区的持牌经纪人/代理人,我有幸和他们一起见证了这个讲座的专业和客观。
这篇文章,我侧重从一线的角度,谈一下我对这场讲座的体会和笔记分享。
主要可以谈这么两个部分,1)是分享保险公司对重疾险产品的精算定价原理,2)是比较香港保险和国内同类型保险的定价区别(优势差异)。
产品的定价原理
其实涉及到产品的定价,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这个产品是终身重疾险。
以香港的终身重疾险为例,一张香港分红重疾险保单保费构成主要包括了这么几个部分,比如佣金成本,营业费用成本,死亡身故责任,重疾理赔责任,轻症理赔责任,退保支出,红利支出和股东分红/保险公司追求的利润(毕竟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
这里即便不谈香港,我们以重疾险为研究对象,国内很多终身重疾险的定价规则也会包含类似的部分,比如佣金成本,营业费用成本,死亡身故责任,重疾理赔责任,轻症理赔责任,退保责任和利润。
宏观来看,香港重疾险和国内重疾险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包含分红责任了。而内地大部分重疾险没有分红功能,也确实是目前内地产品定价便宜的一个优势了。那么哪些因素重点决定了产品的贵贱呢?主要是这么四个因素,分别为利润率,折现率,退保率和发生率。
利润率,是我们投资保险资本/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或者保险公司的客户而言,投资保险公司/产品都是为了获取合理的回报(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要求越高,产品的定价也会越高。因为利润是构成保险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
折现率(DiscountRate),其实就是时间价值的一个推导的过程。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公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PV=FV/(1+r)^n
,PV(PresentValue)就是现值(现在的金额),FV(FinalValue)就是终值(未来的金额),因为保险理赔金额发生在未来,而保费缴纳发生在现在。所以为了公平合理的向客户收费,保险公司一般会在计算保费的时候,将保费折算为现值。而折现率或者预定利率的大小,体现了保险公司对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如果保险公司认为投资渠道多元,收益较高,那么折现率也会高一些,而较高的折现率也代表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态度较为激进,所以风险也会高一些。反之,较低的折现率,反映了保险公司较保守的投资态度,经营风险也会小很多。随着国内2.5%预定利率铁顶的放开,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愈来愈高,而同等条件下,产品价格也越来越低。整体来说,凸显了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意识,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产品定价策略背后的风险。这也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破产不破产的问题,这个更关乎我们每一个投保人的合法权益。裸泳的保险公司:上半年亏损过亿的有11家公司(如果打不开链接,直接百度或者Google搜索)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