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二次举牌中国建筑
今天来聊一聊险资举牌那些事儿”
开头依然走老套路。
今日两市小幅低开,早盘一度跳水,引发市场小幅恐慌情绪,午后银行、钢铁强势护盘,大盘收报.94点,涨0.62%,创本波反弹以来新高。
但黑底看上去是不是更有逼格一些。
近期大蓝筹、白马股时来运转,不得不提。
恒大才刚二次举牌万科,昨晚消息,安邦二次举牌中国建筑。保险土豪们的世界,果然就是一句话:有钱任性,买买买。这些被险资相中的股票,股价也经常是蹭蹭地往上涨。
中国建筑公告称,于24日收到安邦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安邦资产”)通知,截至年11月24日,安邦资产通过“安邦资产-共赢3号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公司普通股30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0.00%。
安邦二次举牌中国建筑,从11月18日首次公告安邦举牌,至今中国建筑股价6个交易日涨了14.5%。
恒大二次举牌万科
持股成本以21.75元记,持股11.04亿股,动用资金.1亿元。万科A最新股价27.37元,较成本价上涨25.84%,恒大浮盈62亿元。
可能是受到这两则消息的影响,白马蓝筹股也纷纷有所变现,尤其格力电器,连续五日上涨累计19.3%,每日成交量超50亿。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应该是保险资金大规模介入格力电器——最大的可能直指安邦。而伊利股份也昨日拉涨,最高近10%,收涨6%。
吃瓜群众爱看热闹,也想赚钱。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姿势跟着险资土豪们赚钱吃肉呢?这里来学习下广发证券的报告。当然,还得啰嗦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险资很多钱可以用来举牌
今年下半年来,险资举牌力度又在加大。股民们从这段时间,险资举牌股新闻热度也应当有所感受。今年三四季度,险资举牌有多亿元,比一二季度有巨幅的增长。当然,去年股灾后的三四季度才是千亿级别的天量举牌。看来险资都喜欢在年底举牌,不知道跟“年底做账”有没有关系。
2、险资为什么爱举牌
很简单,想多赚钱,怎么多赚钱,那就要做规模,做规模得多发万能险。万能险是个什么鬼,就简单理解成投资类的险种。据统计,万能险现在的结算年化利率水平在5%左右,有的高的甚至有8%、9%。在这资产荒时代,这么高成本殊为不易,就只能到股市要“搞钱”了。
3、在A股赚钱,为什么要举牌(持股达到5%及以上)?
因为可以并表(持股达到20%-50%左右吧),就是说可以对企业产生影响和控制,不再按股价涨跌来算了。按权益法,只要被投资的企业赚钱了,那就可以按照每年企业赚钱及持股比例来算投资收益。这个是比较好的模式,对险资而言。
4、险资还可大举加仓
截止今年3季末,保险机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4.6万亿,其中,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仅为14.25%,远低于保监会规定的上限(30%)。如果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从现在的14.25%提升到20%,将给市场带来近8亿元的增量资金。
5、险资举牌股应该怎么买
险资举牌不就无脑买买买么,也不是这样哦,还是要选个时机。老股民都知道,不要高位接盘。很多举牌了的都被炒过了,再追可能接盘风险高。
根据广发证券的报告,在举牌公告日发出来前后大概10个交易日会有超额收益。其他时间也就一般般了。
6、那么险资都喜欢举牌什么股?
我们从已被举牌的公司总结出以下几点:
(1)首先,行业方面:偏好地产、金融和稳定成长类公司。看看万科、金地、南玻、中国建筑等等。当然不同的土豪之间,口味还是有所不同的。
(2)其次,股权方面:险资土豪们都喜欢股权分散的票,这样才有机会入主掌控啊,万科就是典型案例。当然还要中等市值、高分红,中等市值好举牌啊,被举牌的时候大概50-亿元吧。
(3)财务方面:就是要高ROE(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赚钱能力),现金流充沛,估值低。
既然找到了土豪的偏好,那就按着他们的偏好找菜。
下面股票表格,估计是群众们最想看的。
险资未持股的可能被举牌股打分表:
当然,还有已经持股可能被举牌,或已举牌可能被再增持或举牌的,后市可能还是有机会。
其实这些如果归类的话,可以归类到事件驱动,在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里捕获先机,进行事件驱动研究是有帮助的。但事件驱动,关键看事件,也就是说,你不理解这些事件,你做不好;你不研究这些事件,你拿不住。但是很多同学有的根本不看,不思考,跟着大流盲目地走。
有的同学看不清,不仅因为信息来源和时间判断的问题,还因为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企业的重组的成败有多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板上钉钉的,如果把握不好,市场可能根本不买账。
大多数事件导致的股价的短期起伏,反映的只是看客们的情绪波动,与企业价值无关。下跌后,悲痛欲绝;上涨后,欢欣雀跃,两者均无必要。经济还是那个经济,公司还是那个公司,既不因为急跌而变得更差,也不会因为急涨而变得更好。
我还是一直秉持着这个理念:投资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清它是不是一个好公司。
怎么判断呢?
一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这是门槛,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和趋势;
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做,这是成长的可复制性,决定销售增速。
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宁要要前者,门槛是现有的,好把握;而成长是将来的,能不能持续很难预测。
上市公司的业绩跟孩子的成绩单一样的,不会说我以前考60分,一下变成满分,这个还是少的,判断一个好的长期投资也是有迹可循的。
最后给我留点广告时间:我们的“逆向进取组合”、“逆向稳健组合”、“安睡无忧组合”三只基金组合的投资思路,也是在长期投资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型投资人的需求去设定。想要买基金的同学可以参考,但仍是要记住我说的控制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