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淑贞
去年初,郁亮曾在一次会议上说“野蛮人正在成群结队地来敲门”,如今应验了。在大股东易主仅两天后,安邦来敲门,悄然越过举牌红线。
公告显示,截止至12月7日,安邦通过旗下数个绝对控股子公司共持有万科A().6万股,占总股本5.%,买入价格介于14.28-19.75元之间。
上述股票于年11月-12月之间购买,而于12月购买的股票占安邦持有股本共约79%。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权益变动之前,安邦已持有万科A4.99%,离举牌红线仅一步之遥。安邦最新增持0.%股本比例,小步前进,总持股比例已超过5%。
网易房产发现,在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安邦曾现身于万科A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持股2.13%,彼时万科股价徘徊于8元-12元之间。可以合理怀疑,安邦曾在第三季度股价处于8元左右的低位时候买入,及至第四季度时,万科A跃上12元的相对高位时,安邦选择抛出、套现离场。
安邦称,本次增持万科A乃出于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并且将视乎市场及万科A的股价等因素决定是否对万科增持与增持比例。
安邦强调股价的重要性,先假定其为财务投资而来,赌的无非是万科A股价上涨。而这个增持节点颇为微妙。
众所周知,12月6日,万科方才公告大股东的变更事宜——鉅盛华继续增持,与前海人寿一起持股万科A股票2,,,股,占总股本的20.%,坐上第一大股东的宝座。而虽然在公告后的12月7日和8日,万科A股价先后下跌5.05%和1.38%,但整体上还是被抬轿上涨了。
那么,结合万科、原第一股东华润以及现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及鉅盛华三者僵持的局面,不排除万科的盈安合伙人和华润会选择增持,届时万科A还将上涨。
但万一来意不善呢?如前文所述,安邦早已持有万科A4.99%股本,早就有心举牌,依然只是等一个时机罢了。临门一脚的增持0.%对股本和最终收益的实质意义并不大,但却能越过举牌线来找到存在感,至少从之前的潜伏状态换成浮出水面了。
经过本次权益变动,安邦已成为位列前海人寿及鉅盛华、华润之后的万科A第三大股东。安邦到底站在哪一边、是救兵还是又一个趁火打劫的野蛮人?
先来看安邦是谁。
年,中石化等数家央企联合出资5亿元成立安邦财险,它是安邦保险集团的前身。此后经过数次增资,及至年12月,安邦的注册资本已高达亿元,资本金规模市场最高。
网易房产注意到,在给予万科的公告中,安邦保险亦强调,“公司并无单一股东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亦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事实上,成立十一年来,安邦始终刻意模糊处理公司实际控制人。但是由于有央企出资的背景,舆论将其实际控制人指向陈小鲁,开国元帅陈毅的儿子。
不过,陈小鲁随后否认此事,他称在过去15年中,与安邦仅止于咨询顾问的合作,并否认介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目前,安邦保险的董事长及总经理是吴小晖。他的身份更可玩味。
而从去年开始,安邦在资本市场上攻城略地,较前海人寿犹有过之。
年10月,安邦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股权,这是中国保企首次%股权收购欧洲保险公司。同时,还以19.5亿美元收购曼哈顿最负盛名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年12月,德尔塔劳埃德集团宣布以15.5亿元人民币出售德尔塔?劳埃德银行给安邦保险;
年,收购东洋生命保险公司63.0%股份;中国企业首次进入荷兰保险市场,以安邦.5亿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为标志。
在境外,安邦以整体收购以保险业和银行业的标的公司或者酒店等大宗物业为主。而在境内,安邦选择多次增持上市公司,举牌甚至迫近要约收购红线,震惊国内资本市场。
比如在年11月至年1月,安邦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民生银行比例从5%增至22.51%。及到年第三季度,安邦持有民生银行已减至15.54%。截止至年12月7日,在万科披露的报告中,安邦所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只降低至12.11%。
在另一传统地产龙头企业金地集团,安邦去年12月持股20%达到顶峰。并且在股东大会中以反对票直接干预金地的公司决策,争取话语权。截止至年12月7日,安邦尚持有金地股份19.96%。
金融街目前是安邦持股最多的上市公司,截止至目前,安邦旗下子公司安邦人寿以及和谐健康共持有金融街24.99%,是公司第二大股东。今年4月,安邦已经安排一名董事进驻金融街董事会。
12月7日,远洋还公告称安邦以77.84亿港元的代价受让了南风共持有的15.4亿远洋股份共计20.5%股权比例。权益变动后,安邦成为远洋地产成为第二大股东。据联交所资料显示,目前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是中国人寿,持股29.03%,迫近要约收购红线。
另外,这一天,安邦还举牌了金风科技()和同仁堂(605)。
此外,安邦还持有招商银行10.72%比例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并且迫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还持有华业地产4.99%股权,是华业地产第三大股东;去年年底前,还是工商银行和中国电建的第七大股东、吉林敖东的第四大股东,不过目前他们已退出工商银行、中国电建和吉林敖东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从上述多家安邦正持股或曾持股的公司来看,在某些标的企业,安邦以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出现,待股价上涨后找一个合适时机离场。但也有争夺第一大股东甚至安排员工进入标的公司董事会的情况出现,譬如在远洋、金地和金融街,恰好这三家都是房企。
站在万科的角度而言,安邦是敌是友一时难有定论,但它的横空出世令万科争夺战更加复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