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过名字的ldquo小rdquo

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给朋友们推荐保险产品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这个保险是挺好的,但保险公司没听说过,会不会跑了啊?”

我想对国内保险行业不甚了解的广大普通消费者,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疑问。

“保险公司是不是只有大公司才靠得住?”

“没听过名字的小保险公司,会不会过几年就倒闭了?”

“这些小保险公司,会不会把客户的钱卷跑了?”

“小保险公司是不是理赔时很麻烦?”

......

以上的诸多疑问,我以前也和大家一样,知道的保险公司只有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泰康、太平洋、新华这“老七家”。

感觉只有这几家的保险才靠谱,别的保险公司都是一言不合就跑路的“小公司”。

可事实也是如此吗?

了解过我国的保险制度和监管体系后,你就不这么想了。

一、我国只有“新”保险公司,没有“小”保险公司。

首先要明确一点,保险公司只有新老,没有你想当然的“小”保险公司。

即使你完全没听过的小公司,背后也可能站着好几个世界强的金主。

举几个我以前推荐产品的保险公司的例子:

1.工银安盛

公司注册资本金.05亿元人民币。

股东: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法国安盛保险集团。

这三个股东都是世界强,

工商银行:宇宙第一行,连续七年市值排名全球第一。

中国五矿集团:全球金属行业的“航空母舰”,有24万员工,资产规模7千亿。

法国安盛保险:有着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还是中国社保基金的其中一个管理机构。

谁敢说它“小”?

2.众安保险

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年10月9日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

股东:蚂蚁金服、腾讯、平安、携程等

这几个股东我就不用介绍了,家喻户晓。

所以主打互联网保险,全国不设分支机构的众安保险,旗下的当家花旦:尊享e生系列百万医疗险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3、京东安联

注册资本金16.1亿元人民币。

股东:安联集团、京东集团

德国安联集团: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位列第45。年成立于德国,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

京东集团:这个大家都知道,国内电商巨头。

其实早在年京东就筹备开一家保险公司,可是几年过去国家监管也一直没有批复。京东最后只能花4.83亿,买了安联财险30%的股份,间接实现“保险梦”。

京东安联也是年唯一一家得到批复的保险公司。

4、光大永明人寿

成立于2年,注册资本54亿。

股东:中国光大集团、加拿大永明人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鞍山钢铁集团

中国光大集团:是国内大型央企,直属国务院的部级公司。旗下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投资、光大置业等实业。

加拿大永明人寿:加拿大寿险巨头,成立于年,也是全球知名的保险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国家A级央企,总资产亿元,员工22万人。

鞍山钢铁集团:“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新中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地,总资产亿元,员工13.6万人。

5、信泰人寿

成立于7年5月,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

大股东是浙江永利实业集团

成立于年,唯一一家集齐了银行、证券、保险这些核心金融牌照的浙江民营企业集团,中国强企业。

6、横琴人寿

成立于年12月,注册资金20亿元。

7、复星联合健康

年1月成立,注册资金5亿元。

大股东复星集团,创始人郭广昌有“中国巴菲特”之称,复星系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民办企业集团,年成立,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总资产超过5千亿。

......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全国近家保险公司,可能因为广告或者庞大的代理人队伍,让你只听说过其中十几家保险公司,但其实没听说过的也不“小”,各个实力雄厚,背景非凡。

二、我国有严格的保险制度和监管体系做保证。

除了各家保险公司的股东实力雄厚外,我国还有一系列严格的保险制度和监管体系来作为安全保证。

1、创立保险公司非常难。

要想成立一家保险公司,首先要有钱。

按照《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2亿元,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

但光有钱还不行,股东实力也要接受审查:

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有资格去成立保险公司。

但到底能不能拿到保险牌照,还得银保监会最后拍板。

百度在年,就联手高瓴资本,号称要注资10亿成立百安保险,保监会没给批。

现在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有钱大佬,大都是通过投资、收购别的保险公司股权,来间接实现“保险梦”。

所以,市面上的保险牌照十分稀缺,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截止到年8月,只批准了家保险公司(家人身险公司,88家财产险公司),而同期全国各种大中小银行则有三四千家。

这个审核有多严格,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很多公司空有大笔资金,但因为其他方面不行,依旧无法进入保险行业。

2、保险公司的监管非常严

注册资金、股东实力都只是初始设置,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行,还有各种监管制度把关。

国家一共设置了3层铠甲防护,来确保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

(1)日常监管十分严格

每季度末或年末,保险公司都要向监管部门报送偿付能力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合规报告等,一旦不达标,就会被立即勒令更改。

中国保险业实行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能够通过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确保保险公司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任何事件都不会倒闭。

(2)各种制度托底

《保险法》第97、98、99、、条分别对应了:保证金制度、责任准备金制度、公积金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再保险制度,每一项都对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比如保险保障基金,是由银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每收一笔保费,就要拿出0.05%-0.08%的比例缴纳基金,一旦发生极端风险,就会用这支基金进行救助。

截至目前,保险保障基金,一共只出手过3次。

第一次,是7年救助新华人寿。

当时的新华保险董事长关国亮,违规挪用资金亿元,导致保险公司陷入危机。

5月24日,保监会收购了问题股东手中的股权,接管新华人寿,确保了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

两年后,危机解除,9年将手中的股份,转给了中央汇金公司。

到今天,新华人寿作为四大上市险企,运营正常。

第二次,是年救助中华联合保险。

通过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注资等方法,待企业运营恢复正常之后,将该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富邦人寿、辽宁成大等公司,结束救助。

第三次,就是年对安邦保险的接管。

安邦出事之后,银保监会依法进行接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04亿元。

详细请看:安邦倒了,大家来了。现实版“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年7月由新成立的大家保险集团受让原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

安邦保险签发的保单正常赔付,产品正常销售,对客户并没有直接影响。

(3)破产也有人接手

即使上面的方式全都失效,保险公司破产了,国家会指定机构进行接手,确保咱们的保单,可以被正常理赔,解决被保人后顾之忧。

《保险法》对这一点同样有规定:

所以,保险公司是有国家信用加持的,建国以来从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倒闭,担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真的是杞人忧天。

三、理赔,与公司大小没有绝对关系。

保险产品其实就是用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法律合同,我现在交钱给你,假如将来我不幸遭遇了合同列明的风险,那么保险公司履行赔付的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产品是非常标准化,非常有据可循、有法可依的商品,最终能不能理赔,与案情是否在合同条款规定范围内有关,与公司大小无关。

我们可以为其他商品支付品牌溢价,比如衣服鞋子,你只穿耐克阿迪,即便价格很高,你也愿意支付这一部分品牌溢价,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实体产品的品牌可以有效保证对应产品的质量、设计感、穿着体验,避开错误的选择,当然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同样也可能构成原因。

但是“理赔”是没有多少品牌溢价的,就算我买了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如果我遭遇的风险不在保单合同列明的范围内,那么也是不会得到理赔的。

所以具体到每一份保单,决定我们最终能不能得到理赔,与公司无关,与保单合同、遭遇风险有关!

当然,不能否认,大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多,在当地有实体分公司的话,理赔上时效可能会更快一些,交流更方便,体验上可能更好些。

没有分支机构的,只有网上理赔,邮寄资料,可能时效上会慢一些,但该赔的一定会赔。

(慢点赔40万,也比快了赔10万强,毕竟老牌保险公司的产品太贵了!)

四、总结

保险真的是个很反直觉的行业。

不返保费的产品要比返还保费的划算,“大”公司的产品质量可能更差,而大家担心的没听过名字的保险公司其实都不小...

本身保险公司能顺利成立,就说明实力雄厚,再加上后期监管严格,有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保障基金兜底,出事儿有国家指定接盘侠。

把心放在肚子里就是了。

所以购买保险时,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保险产品本身,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不用过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yw/4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