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安邦帝国”迎来大结局。
9月4日,安邦集团和安邦财险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决议解散公司,并成立清算组(筹)。下一步,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向中国银保监会申请解散,在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及时组织清算。
“现在的安邦集团基本已经成空壳,该卖的资产均已变卖,投保人保单也均已转移对接,或已兑付,消费者无需担心。”对于消费者的担忧,多位资深保险从业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消费者利益不受影响
根据《保险法》第89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保险公司解散,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那么,保险公司解散后,原来持有安邦集团保单的投保人怎么办?
大家保险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接管期间,在银保监会接管组的领导下,公司投入资源,组织修复客户信息,主动联系客户,顺利完成.5万亿元的满期给付。目前极少数安邦财险客户因客户联系方式变更,公司多方联系,仍无法找到客户。下一步大家财险将承接该部分客户的服务工作,充分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事实上,银保监会在今年2月23日公布对安邦集团结束接管的公告中就已提到,截至年月,接管前安邦集团发行的.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已全部兑付,未发生一起逾期和违约事件,平稳度过现金流的给付高峰,有力地保障了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上述有关负责人补充表示,安邦集团清算工作也不会影响大家保险集团的客户利益,客户的所有合法利益都会得到充分有效保护。
据了解,年6月,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大家保险集团,注册资本.6亿元。大家保险集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已依法受让了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并设立大家财险,依法受让安邦财险的部分保险业务、资产和负债。
成绩斐然的一年
如今,大家保险集团已注册成立一年有余。除了遗留的.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业务风险得以化解,公司治理结构也已逐渐理顺,集团和子公司高管相继配齐,各类资产陆续处置。
从高管团队来看,集团层面,由原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出任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原太保集团首席数字官杨晓灵任大家保险集团副总经理、原太保寿险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王莺任集团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外资保险精算师出身的邹辉成为大家集团总精算师、总裁助理。
5月底,媒体还传出安邦集团接管组组长何肖锋被推荐提名为大家保险集团董事长人选,银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孙先亮则被推荐提名为集团监事长人选。相关任职仍需按照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走完相关流程。
子公司层面,大家人寿总经理由杨晓灵兼任;大家财险总经理则由原合众财险总经理施辉出任;资管公司由原民生加银总经理吴剑飞担任总裁;养老险公司则由原平安医疗健康副总经理贺宁毅掌舵。
在资产处置方面,大家保险集团也正在逐渐剥离各类非主业资产,比如,先后出售证券(世纪证券)、金融租赁(邦银租赁)、银行(成都农商行、招商银行)、健康险(和谐健康)等多种类型非保险金融牌照,并相继处置其在海外市场布局的房地产资产、保险公司资产等。
业务转型也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年寿险保障期限5年及5年以上的产品规模占比提升到75%以上,较原安邦人寿以中短期产品为主的负债结构明显改善,银保期缴长期型业务从零起步,年实现保费收入55.7亿元。
财险公司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3.4亿元,综合成本率大幅下降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养老险公司专注个人养老保障业务,年业务规模累计达到亿元。资管公司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8.62%,投资结构持续改善。
两年被接管历程
年2月23日,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依照《保险法》第44条规定,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年2月22日,依照《保险法》第46条规定,中国银保监会决定,将安邦集团接管期限延长一年,自年2月23日起至年2月22日止。
据介绍,实施接管的两年时间里,中国银保监会依法有序推动风险处置工作。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安邦集团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化解,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安邦集团相关保险业务已经由新设立的大家保险集团承接。目前,大家保险集团已经基本具备正常经营能力。
依照《保险法》第47条规定,中国银保监会决定,于年2月22日起终止接管安邦集团。中国银保监会同时表示,将继续推动大家保险集团引入社会资本,保持民营性质,完善治理结构,不断提升偿付能力和经营水平,并加强审慎监管,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回顾:
老徐时评:安邦保险为什么会被接管?老徐时评-07-:22月23日狗年初八,上午媒体披露了一则重磅消息:中国保监会接管安邦保险!这则消息来源于保监会网站,全文如下:
中国保监会关于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实施接管的公告
保监公告〔〕5号
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4条规定,中国保监会决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
一、接管期限:自年2月23日起至年2月22日止。
二、接管组织:中国保监会会同有关方面组成安邦集团接管工作组。
三、接管组职权:从接管开始之日起,安邦集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相关职能全部由接管工作组承担;接管工作组组长行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职责,接管工作组行使安邦集团经营管理权。
被接管后,安邦集团继续照常经营,公司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接管工作组将依法履职,保持安邦集团稳定经营,依法保障保险消费者及各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附件:
.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实施办法
2.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工作组名单
中国保监会
年2月23日
网站还同时公布了2个附件,一个是“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实施办法”,另一个是接管工作组名单,组长是何肖锋,三名副组长分别是:徐敬惠、罗胜、符飞。成员一共有27人。
一个好好的保险公司,怎么说接管就接管了?鉴于我曾经从事过保险工作20多年,所以有很多朋友私信我,说看到这个消息,很担心自己在安邦的保险会作废。
那么,安邦保险为什么会被接管呢?接管对于普通保户有什么影响吗?
第一,关于接管的原因,公告里说的很明白,即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关门。所以,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依照保险法有关规定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第二,接管并不是保监会一家所为,而是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有关部门成立接管工作组,全面接管安邦集团经营管理,全权行使安邦集团三会一层职责;
第三,接管不改变安邦集团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
第四,保持公司照常经营,确保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并依法维护各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第五,接管过程中,接管工作组将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完成股权重整,保持安邦集团民营性质不变。
从上述5个方面的解读看,安邦是被接管,并不是被清盘,对于普通保户来说,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买了安邦保险的人,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
这次中国保监会接管商业公司,是历史上第一次,带有里程碑性质。以我的经验分析,安邦基本是栽在了“万能险”上。“万能险”其实是毒药,短期做规模很给力,但是很容易上瘾,最后只能饮鸩止渴,难以自拔。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好几篇关于风险、钱荒等财经方面的文章,主要是提醒大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家们,时代变了,政府的玩法变了,你必须也要跟着变,不能再墨守成规。
玩法怎么变了?增量不好玩了,城市化基本到头了,人口生育率开始下降。这些都促使政府开始优化存量,来代替只靠增量的玩法。先富如果不带动后富,那就只能强制你带动。
最近,有不少大佬争先恐后变卖资产,以缓解现金流短缺的经营困难。几年前,他们是何等的风光,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政府官员的座上宾,中小企业主和创业者的标杆,屌丝们崇拜的偶像。时过境迁,才几年的光阴,曾经桑海。你不得不感慨,这个时代变化真快。玩法变了,如果你不变,那就只能是找死,或者等死。
未来几年,管控风险、去杠杆将成为重中之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以前是谁胆子大,谁借钱多、谁杠杆高,谁就是大赢家。未来一定是谁风险控制好,谁更稳健、谁现金多,谁才能活下去,成为大赢家。
金融界首页保险频道观点评论正文
安邦吴小晖的勃兴与忽亡:金融帝国坍塌早有伏笔来源:刘胜军微财经!第二个天山生物来了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
安邦金融帝国的坍塌,彰显中央力推“金融回归本源”与赢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强大意志。
0
归零
年2月,春风得意的吴小晖在哈佛发表演讲:
我想到生命的意义,我们都有归零的那一天。
心想事成。春节后甫一开工,保监会就来了一个大动作。保监会宣布:
安邦保险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安邦公司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保监会决定对安邦实行接管。
接管期限:自年2月23日起至年2月22日止,接管期限可酌情延长一年。
接管工作组职权:从接管之日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相关职能全部由接管工作组承担。
公司及相关人员拒绝配合或妨碍接管工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接管工作组将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完成股权重整,保持安邦集团民营性质不变。
与此同时,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已经对吴小晖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案提起公诉。
这里普及一下常识,保险是特殊行业,由于保险公司需要对未来的保单理赔承担责任,涉及大量保单持有人利益,这是保监会强势接管安邦的主要原因。
《保险法》规定:
第八十六条 保险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的,依法撤销。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八十八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
保监会公布的安邦接管工作组名单显示,保监会发改部主任何肖锋任组长,太平洋(,诊股)人寿董事长徐敬惠、发改部副主任罗胜、中华人寿董事符飞任副组长。
年8月何肖锋撰文称:
一些保险公司一味注重理财型产品开发,试图短期内获得利润及市场。但长远看来,这却对保险业的形象和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增强担当意识,敢于较真碰硬,真正让监管“长上牙齿”。
确保“保险姓保”的基本理念。抓紧处置一批风险点。处置消化存量风险,坚决控制增量风险,刹住风险累积蔓延的势头。
严格股东准入、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穿透性审查,规范股东行为。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构建良好的保险市场生态。
何肖锋所指的这些毛病,安邦一个不少。
02
黑马狂奔
年以来,安邦异军突起。短短三四年间,安邦资产从亿元膨胀到近万亿元,已拥有0家子公司。安邦年4月和9月两次增资,目前注册资本已高达69亿元,为业界最高,超过第二名人保集团的亿元。
年保险行业总资产首次突破0万亿元大关,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其中安邦保险以原保费收入增幅38倍
成为最高调的“黑马”。
“黑马”安邦的秘笈究竟是什么
西毒欧阳锋
长期以来,寿险市场的规律是“负债驱动资产”,即通过销售保单获得资金,然后去购买资产。然而,安邦却走上了一条“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通过投资将总资产做大,再反过来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
万能险
备受争议的“万能险”成为安邦攻城掠寨的的利器。根据中金公司的《万能险对谁万能》的研究报告:
以安邦为代表的保险公司销售的理财型万能险多为高现价产品,即万能账户在保费进入账户后的第二年即高于已交保费。保单持有人即使退保也有收益。尽管产品名义上为3年-5年久期,但这类保单往往实际久期为2个月。高现价万能险收益率往往比较高,最高收益率几乎都在6%以上。
安邦人寿保费的爆发期是从年开始,从年的3.7亿元飞速增长至年亿元,其中根本原因就依赖于万能险的发售。
年4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
年5月保监会变脸:宣布安邦人寿申报备案的两款产品违规不予以通过,且三个月内被禁止申报新产品。这导致安邦人寿年年头8个月的万能险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98%。
杠杆
杠杆有两种:一是负债,二是以少量股份控制一家公司。
20年,安邦以56亿元收购成都农商行。三年之内成都农商行的资产规模从多亿元做到3多亿元。
豪赌
从在股市的豪情来看,安邦更像基金而非保险。截至年月,安邦持有9只股票,分别为民生银行(66,诊股)、招商银行(636,诊股)、工商银行(,诊股)、金地集团(,诊股)、金融街(402,诊股)、华业地产、吉林敖东(623,诊股)、中国电建(,诊股)、万科A,持仓股票的总市值超亿元。某大型保险公司管理层人士评价说:
安邦采取集中投资策略,是在赌年银行股、地产股的行情能起来。我个人认为其中风险很大。集中投资要么就是大赢,否则就是大输。
03
刀锋之舞
吴小晖的安邦帝国何以忽然坍塌?一切早有伏笔。
资本市场野蛮人:安邦多次举牌同仁堂(685,诊股)、民生银行、万科、金地、金融街、吉林敖东等上市公司,一时风头无二。
对此,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喊话:
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构建金融帝国:作为金融控股集团,安邦旗下已拥有基金、证券、信托、保险、银行、租赁等全牌照。
年月7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警告:
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已经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海外一掷千金:年0月安邦斥资9.5亿美元接盘美国纽约地标建筑华尔道夫酒店,创下美国单一酒店成交额的最高纪录。一周后,安邦保险收购了比利时有着百年历史的保险公司FIDEA,收购成本超2.亿欧元。2月安邦以2.9亿欧元收购拥有多年历史的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00%的股权。
安邦与海航、万达、复星并称海外收购“四大天王”,在中央打响“外汇储备保卫战”的背景下,安邦的“炫耀性收购”成为明显的整肃对象。
年3月,朱云来在博鳌论坛调侃安邦保险吴小晖的一段,事后读来也是意味深长。
年0月,安邦保险以9.5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随后宣布将全面翻修纽约华尔道夫酒店,重新开业后部分酒店客房或将改造成公寓住宅出售。
04
与媒体的暗战
年月,财新传媒刊出《黑马安邦》后,安邦员工被派上街收购这期杂志。财新文章预言:
这位中国金融业的新枭雄身上,还会有更多的新闻。
年月29日,《南方周末》刊发《安邦真相》等系列文章;不料剧情反转:2月日《南方周末》道歉:
本报月29日关于安邦保险的相关报道,信息核实有不实之处,就此对安邦保险集团及主要负责人致歉。
年月,财新刊发《安邦大冒险》,文章意味深长地写道:
吴小晖创业早年确实善于杠杆各种“背景”,但本人也相当勤奋刻苦,“足够配得上他的野心”。他的勤奋在圈内尽知,同时也善于将所谓“背景”杠杆到极致。
年4月,《财新周刊》封面文章“穿透安邦魔术”,还原了年安邦两次巨额增资的真相和手法:通过相互投资来放大资本、通过多层有限合伙公司的形式实现用安邦的资金来注资安邦。该文给予安邦致命一击。
随即安邦两次公开声明起诉胡舒立和财新传媒,指责后者“捏造吴小晖‘有过三次婚姻’的不实报道,炮制其‘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等谣言”。
年6月4日,安邦保险集团在 05
水落石出
吴小晖这样的大鳄何以能长期如鱼得水?财新文章写道:
安邦有那种能力,可以推着监管往前走,包括修订法规。在一两年前,业内即有这样的说法,并称吴小晖和保监会很熟,对各司局长的办公室属于推门就进的关系。
年3月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责令:
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年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痛陈:
少数金融“大鳄”与握有审批权监管权的“内鬼”合谋,火中取栗,实施利益输送,个别监管干部被监管对象俘获。
经历颇为传奇的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吴小晖的人生天平开始倾斜:
项俊波像陈岩石一样扛过枪打过仗,像祁同伟一样负过伤拿过勋章,像侯亮平一样铁面办大案,像李达康一样重业绩导向,像高育良一样从文人转身为官员,他还像周梅森一样获过飞天奖……
06
终局
年2月日保监会发展改革部主任何肖锋在《保险业风险观察》撰文:
对于存在激进经营、赌博式资金运作,甚至利用保费注资等违法问题的个别保险机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的,要敢于破产清算。唯有破产清算,让股东血本无归,才能形成投资的正常新陈代谢机制,让股东敬畏市场。
如今,何肖锋成了安邦接管小组组长。
此刻,吴小晖心中应该回荡的是《红楼梦曲》: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回归本源”;9大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大攻坚战,居首的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是大势,企业家必须顺势而为,而非幻想螳臂挡车。
《圣经》云:“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这句话值得每个企业家时刻铭记在心,人间正道是沧桑。
最新相关报道下载金融界手机端,实时查看要闻资讯
关键词阅读:安邦吴小晖
责任编辑:卢珊RF
点击阅读原文,看:陈小鲁和安邦的关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