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对非银企业影响有限,持续看好保险

报告要点

投资建议

资管新规对券商压力可控,行业集中度或将迎来提升。1、截至年前三季度,行业定向资管收入81.76亿元,占行业收入比重仅3.7%,同时考虑新规较此前监管政策并未边际趋严,对券商资管压力相对可控;2、监管之下通道业务规模持续面临收缩压力,主动管理能力和客户基础培育并非朝夕能够完成,预计严监管之下券商资管将加速分化,未来具备管理能力和客户基础的大型券商资管市场份额有望提升;3、综合考虑到四季度交投活跃度提升、监管环境改善、会计准则调整等影响,龙头券商业绩具有较好的同比改善预期,同时目前板块PB为1.68倍,大券商PB在1.4-1.5倍区间,具备较强安全边际,建议积极配置。个股推荐中信证券、国泰君安。

政策利率双重催化,持续推荐保险板块配置。1、健康险新政利好行业发展。《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健康险市场经营,鼓励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服务及医保合作,激发健康险市场活力。上市险企在产品设计、渠道对接、资本投入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健康险市场集中度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2、利率上行持续利好板块。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再度上行2个BP,利率上行持续利好保险板块估值提升;受其影响当前评估利率拐点已至,保险公司利润来到释放期;3、保费增速稳健,行业成长平稳。年10月除新华外三家公司累计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30%,增速处于较高区间,转型趋势下保费存在持续改善预期。板块对应17/18年PEV估值为1.49/1.30倍,顺应行业上行趋势,估值仍具向上空间,个股推荐新华保险、中国平安。

核心数据跟踪

行业经营。截至11月17日一周内,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19%;两融余额.06亿元,环比上升0.24%;3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3.%,环比上升2.37个BP。

行业要闻。保监会就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公司公告。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1-10月累计实现保险保费收入.52//.58/.85亿元,同比+30.44%/+18.98%/+21.10%/-3.89%,其中平安寿险业务个险新单10月单月规模同比增长30.7%。

报告正文

本周非银观点

券商资管压力可控,龙头券商业绩存改善预期

事件:

一行三会和外汇局于11月17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主要对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机构的资管业务进行定义、规范和约束:1)明确资管业务范畴,清晰资产管理人角色;2)明确资管产品设计要求,包括产品形态、销售约束、投资者门槛、投向范畴、结构设计规范以及信息披露要求;3)创新性地提出了智能投顾相关监管规则;4)明晰监管分工,包括业务监管和统计制度协同。

本次意见稿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资管产品设计规范,详细解释了如何加强非标业务约束、降低杠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嵌套、消除资金池业务。

对于券商资管我们认为:

1、券商资管最先监管,新规之下影响已消化。新规对于券商资管影响较小,券商资管转型开启更早,年7月证监会发布“资管新八条”开启严监管序幕,年5月进一步加强监管,到本轮监管之时影响基本消化。

2、资管概览:年券商资管17万亿,主动管理规模占比30%,主动管理中65%-75%为股票债券和基金,其他为非标资产;通道规模占比70%,银行委托贷款、票据和资产受益权等占比超过50%。资管新规之下,主动管理和通道业务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影响总结:通道规模收缩主动管理扩容,收入压力不大,产品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年7月加强监管以来,券商资管规模有所下滑,截至Q3券商资管规模17万亿较年初下滑1.7%,5月加强监管环比下滑更明显,Q3集合(含公募)、定向、专项分别为2.19、14.73和0.09万亿,环比分别变动-1.3%、-4.6%和+1.2%;资管收入压力不大,Q3资管收入.57亿元,收入较去年同期+6.7%,占行业收入比重9.5%,资管费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合下滑0.1个百分点至0.34%,定向下滑0.02个百分点至0.07%;资金池有序规范,券商资管大部分产品完成净值型核算;券商回归主动管理和公募业务是发展方向。

4、发展方向:回归主动管理和发展公募业务是方向。目前券商持有公募业务资格12家,分别为:东证资管、浙商证券、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证券、东兴证券、中银国际、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上市券商公募规模.60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去通道的节奏加速推进,具备主动管理能力的大中型券商将在未来占据业务优势,单纯依靠通道的业务模型或将难以为继,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资管新规对券商压力可控,行业集中度或将迎来提升。1、截至年前三季度,行业定向资管收入81.76亿元,占行业收入比重仅3.7%,同时考虑新规较此前监管政策并未边际趋严,对券商资管压力相对可控;2、监管之下通道业务规模持续面临收缩压力,主动管理能力和客户基础培育并非朝夕能够完成,预计严监管之下券商资管将加速分化,未来具备管理能力和客户基础的大型券商资管市场份额有望提升;3、综合考虑到四季度交投活跃度提升、监管环境改善、会计准则调整等影响,龙头券商业绩具有较好的同比改善预期,同时目前板块PB为1.68倍,大券商PB在1.4-1.5倍区间,具备较强安全边际,建议积极配置。个股推荐中信证券、国泰君安。

健康险市场逐步规范,利率上行持续利好保险

事件:

保监会于11月15日发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对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医疗意外保险等健康保险进行经营行为上的规范:1)对健康险经营机构和其所需经营资质进行规范性指导;2)对保障范畴、给付金额、犹豫期、费率、等待期和其他条款上对不同种类产品进行了详细划分;3)对健康险销售过程进行规范;4)做出了健康险在不同赔付情况下的精算要求;5)鼓励健康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合作以提升服务能力和降低经营成本。

点评:

本次意见稿指导方向为,丰富健康险类型和服务方式,降低健康险价格,降低经营成本,先后有序。相较于年版本,本次意见稿有八处变化:1)健康险范畴内新补充医疗意外险(丰富医保产品类型);2)约定长期护理险不低于5年(规避用护理险做理财);3)扩充医疗险种报销范围,将康复列为报销对象(提升服务能力);4)新增养老险公司销售健康险(提升产品供给能力);5)犹豫期从10日提升到15日(保证消费者利益);6)约定短期健康险费率浮动范围为30%以及费率浮动禁止行为(约束产品价格);7)鼓励提升医疗报销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8)明确健康险加强和医疗服务合作(提升服务能力、降低经营成本)。

1、监管继续鼓励重疾类健康险发展,医疗报销发展任重道远。健康险包括疾病保险(日常所说重疾癌症险种)、医疗保险、护理保险、收入津贴和医疗意外保险(新增)。截止年9月剔除安邦和谐健康险规模亿,其中重疾占比最大超过50%(剔除和谐健康等开发的万能护理保险),其次为医疗报销。

2、重疾为上市险企保障类产品主力,NBVmargin最高约在70%以上,平安福、金佑、健康无忧均属于此列,本次监管继续鼓励重疾发展;医疗保险团险形态较多,盈利能力较差,目前主力经营医疗报销险的专业健康险公司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核心原因在于费用率较高。展望未来,报销医疗地位、保费规模和生态建设非常值得重视。

3、“健康险+”产业链发展利好保险及上下游。意见稿主要立足于优先发展健康险,发展便宜高效的医疗报销险种为方向,进一步坚定行业健康险发展思路。在医疗报销业务快速崛起过程中,值得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fz/1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