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二超级大牛的保险股还有机会吗

作者:清牛赋诗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11月2日,笔者在头条发布了系统论述保险逻辑的第一篇文章。此后,保险股在中国平安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波凌厉的上攻,大有不允许再上车的意味。而写作《保险二》本来该顺势而为的,但因部分工作原因,加上如此凌厉的短期涨幅,再大吹特吹,高位接盘到时候挨骂了,笔者就心里就。

好在,近期保险股跟随大盘,都出现一波难得的调整,千金难买牛回头。现在再唠叨唠叨,或许也不会挨太多骂吧。不过事情总是这样的,最初在36、7块的时候没人买,笔者在6月底,7月强调时,价格也就40多不到50。而往往高点来了,大部分人就一窝蜂的钻进去,不说亏多少,但没赚到的总还是可惜。

11月2日:十年黄金期起点错过就是过错!

8月3日:《点压力凸显丨保险业将迎来突破?》

7月4日:《创业板反弹近1%领跑两市丨小股:下半年押注保险》

从一个中长周期来看,笔者依旧看好保险。当然,如果出现波及面较大的金融风险,这话另说。而且如上期而言,保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次拉升,短期涨幅已经相当大,谨慎最高是必须的。但从年确定性的利润预期和行业惊艳的前景,若近期保险继续维持调整态势,则是一个不错的上车机会。(注:和上期一样,笔者在高位再次减持了大部分中国平安,但近日又逐步买回,本文不构成荐股,仅为投资心得交流,短期涨幅过大,投资者请一定警惕风险。)

超级人口红利送大礼

在《保险一》中,笔者提出了“十年黄金期”的说法,一大核心论点就是:保险业的爆发是经济发展,中产阶级膨胀的大趋势使然。用当下时髦的话叫做:消费升级。这是大致对比全球各大经济体保险业发展历程后得出的一个趋势性判断。

以上述趋势判断为基础,中国的超级人口红利,或将使保险业的爆发更加绚烂,在量级上,将与上篇文章中提到的全球其他国家远远地拉开差距。当然,单从市值上看,中国平安已经成为全球上市公司中保险集团的第一名,但是这个并不是单纯的平安保险的市值,里面夹杂了银行、证券、信托和陆金所等多个领域估值。未来,我们或将有幸看到中国多家保险公司共同位列世界保险公司的排名前列。

人口红利的核心在于,人口基数够大和庞大的保险适龄人口数量。以中产家庭和年轻人为客户核心的行业,老龄化必将是保险业不愿看到的未来。老龄化会带来偿付数量的增加,最重要的在于会导致去求减少。

虽然中国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步聚集,也越来越多的被市场讨论。若果仅仅讨论人口红利,或许并不恰当,因为某些原因和人口素质的增加,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即使在全球也排不上号。但以保险业为基础进行讨论的话,人口红利虽然正逐渐过去,但正演化为保险适龄人口基数,这与中产阶级数量的膨胀形成共振。将在未来持续支撑保险业的发展。

中国目前离老龄化社会还比较遥远(虽然不得不说,这个时代正在到来),从年中国人口结构来看,目前结构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彼时的日本保险业依旧表现亮眼,而已中国的保险的适龄人口来看,保守估计,未来超过15年时间都将会是保险业继续蓬勃向上的黄金期。而笔者将周期再次压缩为“十年黄金期”,在笔者看来,已经是保守中的保守。

从一组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适保人口红利的大礼早就已经到来,且正在不断加速。

平安代理人人数。三季度.4万人,年,万人,年87万人,年63.5万,年55.7万。对应代理人月平均产能分别为:元、元、元、元和元。

中国太保。年,65.3万人。年,48.2万人。年,34.4万人。年,28.6万人。代理人月均产能分别为:元、元、元和元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数据基本相同。可以看出,13、14年增速比较缓慢,但从15年开始,保险代理人数量急速攀升,且月人均产能也大幅爬坡,这将形成双击效果。若简单假设目前保险公司利润释放来自于前7到8年的保单收入,那么未来至少7到8年内,上市险企的利润释放也将呈现持续加速的态势。

“保障”回归带来飞越

在《保险一》中,笔者提到,妖精害人精的出清,监管趋严,使得行业集中度不断加强,上市险企将享受更大的行业红利。这一改变,推动的保险回归保险,也就是保监会力推的“保险姓保”,在业务领域带来保障型的回归,将大大降低保险业的投资压力,为保险公司利润的增长提供保障。

前文中,笔者已经提到,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经历过较为快速的增长。但彼时的市场都聚焦在前海、安邦、恒大等保险新贵上,对上市险企也是一如既往的低估,对于保费的增长在未来会带来的业绩释放







































节假日白癜风专家会诊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fz/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