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喵~
年底了,很多朋友会选择用购买重疾险的方式,去对冲“打工人”这一整年的高风险生活。那么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产品呢?
很多朋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然是大公司、大品牌!
大公司的保险产品,一定好吗?先说结论:喵更建议大家买性价比高的小公司产品。
为什么呢?
按照保险业内排名,大公司主要是指本土化的“老七家”:国寿、人保、平安、太平、太保、泰康、新华和国内首家外资独资的保险公司——友邦。相信不少接触过保险产品的朋友们,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其中一到两家。但是很多朋友“吭哧吭哧地”买了某些大公司的保险,交了一两年保费后发现,一年要交一两万,好像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毕竟保险是虚拟的金融商品,对人体感官带来的愉悦程度肯定不及买包、买鞋来得痛快。更有甚者,觉得这样的费用还得交十几二十年,不禁直呼“被忽悠了”。那么,保险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其实很简单,保险是长期主义者强有力的抗风险工具,我们用现在交的保费去转嫁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高风险,让我们在专心拼事业的阶段,不用担心自己哪天可能会出现在“轻松筹”、“水滴筹”的某个链接上。因此,很多人都会说“买保险买的就是尊严和底气”。
那么,买一份重疾险真的要花那么多钱吗?喵想告诉大家的是,买性价比高的小公司就可以省很多了。
当然也会有人质疑,既然保险如此重要,我多花点钱买大公司的产品难道不比买小公司的更有保障吗?万一现在贪图便宜买了小公司的保险,几十年后发生理赔,这家小公司倒闭了我该找谁呢?
喵想告诉大家的是:保险属于民生行业,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因此银保监会在保险公司经营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以下截取的是《保险法》条款:
首先,保险公司的成立门槛很高,注册资本最低是2亿,而且是实缴的,从目前中小企业的规模来看,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是小公司,行业内的大小只是相对而言的。
其次,保险公司可以破产,但是已有的保险业务不受影响,只是转让给同业公司进行经营,而且保险公司做的每一笔业务都会提取准备金,以应对未来需要给到客户的赔付责任。最后,我国设立了保险保障基金,以应对保险公司破产风险,从年我国成立第一家保险公司至今,暂无保险公司破产先例,虽然有公司发生过一些经营风险,但都是先被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接管,然后等经营稳定后再找人接手:早在年老牌保险公司新华保险就曾被接管、接着是中华、安邦等保险公司,因此,从目前来看,保险公司无论大小都是非常安全有保障的。根据保险的定义来看:客户交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条款给客户提供保障,这一切都白纸黑字的写在了合同里,和我们买生活用品不一样,并不会因为是大公司大品牌就多赔,小公司就少赔,因此买保险,看条款才是王道。此处,再从经营策略的角度说下小公司的保险为啥这么便宜,是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合同有诈?国内老牌的保险公司成立时间比较久,例如国寿、平安早在20世纪就已经成立,分支机构更是开到了四五线城市,代理人数量足够庞大,知名度够高,就连请代言人也是迎合现在的95后市场找的新一代的“小鲜肉”,因此护城河高,营销费用足,作为龙头企业,在定价上有很高的自主决策权。而小公司呢,想进入市场,打响知名度,降价促销,让利客户必然是打开市场最快最好的方式了。至于许多人会问,卖这么便宜,不会有问题吗?当然有问题——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有影响,这些监管机构会去管控和调整。但是作为消费者,以最低价格购买最高的保障才是目前购买重疾险正确的打开方式,当然,现在的这种低价策略已经逐渐被监管“叫停”,年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里面对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许多高性价比的互联网产品都会下架,对于这些让利客户的小公司而言,销量受挫,还能维持目前的低价,几乎是不可能了。因此,如果要买保险,一定趁早。大公司的产品除了贵以外,还有两点比较致命:一是常谈常新的代理人专业问题,喵经常看到一些代理人给客户做的重疾险根本不符合客户需求,例如在重疾险方案里加两全险、长期意外险,导致客户以极高的保费买到不足30万的重疾保障;二是对健康体要求高,在某些大公司里需要除外的责任,在一些小公司却可以以标准体承保。看到这里,不知你是否还会纠结保险公司大小问题,反正喵是绝对站性价比高的产品的,毕竟大公司的内勤也会买这些所谓“小公司”产品,因为是真“香”。02重疾险产品到底该怎么选?
目前重疾险产品按照重疾赔付次数主要分为三种:重疾单次赔付,重疾分组多次赔付,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价格依次由低到高。此处科普一下,重疾分组多次赔付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看下面这张图,将重疾分了ABCDEF六组,以B组疾病为例,如果客户确诊严重慢性肾衰竭,在经过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隔了一年,需要进行肾移植,那么客户无法得到二次赔付,但是如果买的是不分组的多次给付重疾就可以得到赔付了。这就是为什么不分组的多次赔付比分组的多次赔付贵了,而不在于“赔六次”这个噱头上。前两年各家大公司都是以单次赔付的重疾险为主销产品,但是遭到小公司高性价比产品的冲击后,各家公司纷纷开发出了疾病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随着经济水平和医学水平的发展,人们患病年龄提前了,但是存活寿命也变长了,而重大疾病本身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对于这种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那么市面上重疾险如此之多,如何去做搭配和选择呢?结论是——看预算。以30岁,50万保额为基准(一般以年收入3-5倍去做配置,按照目前的医疗费用和生活成本,这个保额其实并不算高)1、如果你的预算在1-1.5万,那么建议顶配——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身故保障此处说明一下,恶性肿瘤属于一类重疾,我们常听到的肝癌、肺癌、胃癌等,这些都属于恶性肿瘤,不管买单次还是多次赔付,重疾险也只能赔一次,但是恶性肿瘤属于重疾中的高发病种,在各家公司的重疾理赔报告中占比高达70%,因此建议有经济实力的朋友附加此险种。2、如果只有5千-8千预算,建议重疾单次赔付+恶性肿瘤多次赔付,或者重疾多次不分组赔付,但本人更倾向于前者,因为价格更便宜,且覆盖高发病种,在有限的预算内尽量抬高第一次重疾赔付的保额。年薪虽然没有百万,能身价百万也是对抗风险强有力的底气。最后,也是买保险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找一个靠谱的保险经纪人去帮自己去做规划,虽然保险产品如此多,高低价格各不同,但是能够了解市场走向,又能根据需求去配置的经纪人少之又少,选对人才能少走弯路。看到此处,不知道你是否还会纠结保险公司大小的问题。当然今天的配置建议仅限于重疾险,如果是一些分红险,投连险产品,那么需要考虑的角度又会有所不同。有人会觉得我所有的保险买一家公司不好吗,买这么多家好麻烦,也记不清楚?大家不用担心,可以按照下图这种方式去整理自己的保单(之前找我买过的也可以私聊我哦~)而且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十分重视续保业务,一般会提前30天短信提醒,并会在保费到期日电话提醒,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保费忘缴或保单丢失问题。往期推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