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改善的北交所要避免水漫金山

作者:安邦咨询

日前,沉寂多时的北交所市场在整个A股表现平平的情况下,忽然成为“热点”。11月21日收盘,北证50指数大涨4.51%,盘中一度突破点,涨幅近12%,成交额则在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11月22日,这一情况仍在延续,北证50指数当日收盘大幅上涨8.43%,涨幅进一步扩大,成交量达到亿元的历史新高。另外,据媒体报道,截至11月10日近2周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的个人账户数达到13.71万户;而自9月1日至11月10日期间,累计新增开通的有60.55万户,使得开通北交所权限个人账户数量达到近万户。

对于北交所成为新的热点,目前来看,有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政策上,今年9月1日,有关北交所改革和建设的“深改19条”(《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落地后,针对北交所流动性问题的一揽子政策随之而来。首先,科创板投资者在北交所的“直通车”,降低了北交所的开户门槛,另外有消息称,政策推动下,目前各大券商总部督导要求,北交所权限开通率年底前需要达80%。其次,11月17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称,决定将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12月有望落地。这将使得跨市场指数覆盖的配置资金有望持续进入。再次,北交所宣布为上市公司股票启用代码号段,将方便投资者搜索、交易北交所上市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A股二级市场持续下滑,市场融资增长导致股市不断“失血”的情况下,证监会对沪深IPO及再融资加强管制“限流”,也使得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北交所的上市渠道。而且北交所有关常态化转板的持续推进带来上市企业更多预期。目前有消息称,北交所直接IPO制度或于年内落地,使得北交所上市的门槛降低。这让北交所对申请IPO的企业吸引力逐步上升。在沪深市场IPO限流的情况下,券商也将投行业务的重点转向北交所,开辟“新赛道”,以维持在竞争中的市场地位;同时,在沪深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券商引流投资者进入北交所市场,也可以为其经纪业务带来新的“流量”。作为投资者而言,北交所存在相当数量的“专精特色”上市企业,并且由于长期缺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banyay.com/bxyw/1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