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宝(能)之争,不仅让早先低调的宝能浮出了水面,顺带着也让万能险的概念火了一把。据说宝能举牌万科一事,所用资金主要就来自万能险。
让王石也焦心的万能险产品,究竟长什么样儿?
万能险到底有多万能?万能险是一个舶来品。年,第一款万能寿险在美国出现。由于缴费灵活与保障可调等特点,万能险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美国万能险运作原理
年,中国第一款万能险推出,-年间,万能险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年在股市暴涨的推动下实现了%的增长。但年受累股市暴跌,万能险结算利率曾集体跌破4%,此后步入低谷。
年,保险资金投资领域开放,万能险重新成为众多中小寿险公司冲规模的“利器”。年元宵节曾有寿险公司在余额宝上喊出“预期年化收益率7%且保本保底”的口号,创下了3分钟内销售3.8亿元记录。截至年10月,寿险行业万能险规模保费已经超过亿元,而年全年该规模尚不足亿元,足见其发展之迅猛。
年寿险行业万能险规模增长迅猛
作为一种保险产品,万能险兼具投资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说它“万能”,主要表现在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保单价值领取方便等方面。
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其中保障额度和投资额度的设置主动权在投保人手中,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有业内人士称,一般来说,当前最低保障利率为2.5%左右。
但随着今年市场的火爆,一些保险公司为提高竞争力,已经在逐步提高最低保障利率。一家寿险公司万能险的产品说明书标明,最低保证利率是3.5%。
在最低保障利率走高的同时,结算利率也在持续刷新纪录——年2月16日,保监会放开了万能型人身险的利率管制(此前万能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此后万能险利率一路走高,目前多在6%-7%,远远超过银行同期理财产品利率。高收益显然成为万能险的最大吸引了。
于是,为了保证收益水平,保险公司一方面投资收益高的非标资产,一方面积极配置股票举上牌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层政策的放松为险资增持优质标的提供了空间。年7月8日,保监会放宽险资投资蓝筹股监管比例,将投资单一蓝筹股比例上限由占上季末总资产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比例上限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
有关数据显示,自年7月以来,包括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保险、阳光保险等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花费超亿元举牌,举牌的公司基本都是万能险销售较多的公司。
从年下半年开始,那些市净率较低、现金流充沛、分红持续可观,尤其是地产股、金融股,频频成为险企们收入囊中的首选。
“杠杆上的举牌”引发风险争议在本次万科股权之争中,万能险的风险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12月17日王石的讲话中,王石表示拒绝宝能系的理由就是因为其“信用不够”,王石还质疑了宝能系的资金问题。王石称,“宝能系购买万科的第一份钱来自万能险,就是短期债务。短债长投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他们层层借钱,循环杠杆,没有退路。”
王石所言,引起不少业内人士共鸣。因为,万能险资金的高成本、短期限特点,也确实使其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显得“隐忧重重”。此前就有报道称,据业内保险公司精算师估算,万能险的成本在8%-10%之间,这使得保险公司一方面不得不进行激进投资来覆盖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保险公司将短期的钱用作长期投资,一旦遇到集中退保或监管层禁止其开展业务等因素造成产品中断,而投资端不能立即变现,则将面临现金流断裂的危险。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关于“保险公司用来举牌的资金来自短期性质的万能险资金,存在短钱长投,期限不能匹配的风险,一旦投保人退保撤资,投资股票将面临巨大的去杠杆风险甚至导致严重股灾”的观点,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他认为,人寿保险公司的保费来源于传统的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接险等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万能险只是其中的一种保费来源,通常占比也是有限的。尤其重要的,万能险首先是一种期限较长的寿险产品(网络上销售的短期万能险已被禁售),必须有保险保障的部分,其次才是投资的部分。
按照监管要求,万能险投资股票的比例上限是80%,即使如此,在债券收益率较高的时候,保险公司大多都选择投资信用债或者另类资产,信用债和另类资产的期限都比较长,有的在5年以上,且流动性也远不如股票的流动性。过去这些年,保险公司用万能险资金投资信用债,市场也没有人质疑期限匹配和流动性风险的问题。
现如今,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而且市场投资债券的杠杆已经很高,债券的风险其实处在较高的水平。目前选择加大股票投资比例,也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做出的选择。
对于王石的说法,宝能系也在三天后予以官方回应,前海人寿发表声明称,“万能险起源于欧美,已有近百年历史,年左右引入我国,是人身保险的常见产品类型之一。前海人寿严格遵守并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定期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指导”。
而实际上,此前保险消费者对万能险的不满,也集中于这两点。近日,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增加了许多与保险公司投资操作有关的披露事项要求,比如资金来源于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应当按照保险账户和产品,分别说明截至举牌交易日,该账户和产品投资该股票的余额、可运用资金余额、平均持有期,以及最近4个季度每季度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金额。
购买“万能险”:做好5年以上投资准备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离普通人太远,暂且不提。不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能不能买万能险?一方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万能险的一些负面信息爆出,让消费者心有余悸;另一方面,与传统型保险产品相比,万能险确实优势多多。
信托君要提醒的是,万能险收益率虽不错,但也要注意风险。
1、万能险的实际收益有时会有折扣,因为万能险虽然都有保底收益,但高于保底收益的部分是不确定的。
2、投资收益并非立竿见影,因此,消费者购买万能险时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中关于费用的部分,知晓前期账户收益部分会被一些费用抵销,产品需持有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产生收益。
3、初始费用高,提前退保风险大。万能险与投连险、基金等产品相似,也要扣取一定的初始费用、管理费、提前支取手续费等,其中初始费用所占比重最大。按照规定,初始费用与投资时间相挂钩,投资时间越长,扣除费用的比例越低。前几年保单个人账户价值会非常低,如果退保损失巨大,大概在10年左右才可能达到回本。
因此,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