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其中,包括万能险和投连险在内的理财型业务保费合计.1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8亿,降幅74.1%,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例17.6%,同比减少43.1%。
1-7月保费数据表明,保险中短存续期业务风光不再,长期保障型业务挺直腰杆,保险市场格局或将重新塑造。
保监会数据显示,1-7月,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23.78%。其中,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29亿元,同比下降56.35%。不仅如此,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互联网寿险保费变化亦可窥见这一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下称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号文)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寿险公司业务和产品结构将发生更大变化,重疾、医疗、健康保险产品或将成为主推产品,续期保费预计有出色表现。
理财型业务保费大降
保监会数据显示,1-7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下降幅度超过90%的寿险公司包括中法人寿、君康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和谐健康险、幸福人寿、汇丰人寿、中华人寿、安邦养老险。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例如,中融人寿、安邦养老险、昆仑健康险、君康人寿、中华人寿、恒大人寿、信泰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东吴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增长.4%、.4%、.7%、.2%、.8%、.2%、.4%、.1%、.1%。
虽然一些寿险公司基数存在差异,但这一降一升说明转型正在进行中。这从偿付能力上亦可窥见,二季度末,寿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自年以来首次上升,达到%,较上季度末提升2.4个百分点。
保监会表示,其主要原因是监管新规推动保险业逐渐回归本源,价值较高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占比不断上升,对资本消耗较大的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持续下降。
此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互联网寿险市场共实现规模保费收入.9亿元,同比减少亿元,降幅36.5%,占互联网寿险总保费的58.1%,同比下降23.5个百分点。其中,包括万能险和投连险在内的理财型业务保费合计.1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8亿,降幅74.1%,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例17.6%,同比减少43.1%。
不过,流动性风险需要